“中国制造”在内地便宜起来有多难

时间:2011-08-29 10:41   来源:工人日报

  据3月21日《京华时报》报道,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采取促进竞争、完善物流体系、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减轻零售企业负担等措施,解决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我国销售价高于海外价的问题,探索让外销转内销产品直接在国内销售的途径。

  其实,让中国普通百姓感到郁闷的,并不是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国内的售价高于境外,而是很多一般性商品的国内售价也比境外高。比如苹果iPad,在今年2月全球性降价之前,一部16G的iPad在美国报价是499美元,在中国香港报价是3888港元,这两个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均为3300元左右,而在中国内地市场上的售价则为3988元人民币,每台高出688元。即使是酱油、醋、奶粉、洗衣粉等日常用品,港澳的售价往往也比内地便宜,以至于内地游客常去港澳“打酱油”,大包小包往回拎。更让普通百姓感到郁闷的是,很多原本是中国人制造的商品,在境外竟然要比在国内卖得便宜。

  都说经济发展要转型升级,要靠内需拉动,可很多国人却将大把大把的钱花在了国外,为别人拉动内需。从这个角度看,让“中国制造”在国内尤其是内地便宜起来,不仅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兹事体大,不可不为。

  “中国制造”在内地的售价为何会高?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税收和流通两个方面。税收方面,一是出口退税,二是零售企业税负较高。流通方面,我国商业流通各环节存在着繁复杂乱的交易成本。在商品销售终端,进场费、摊位费之类的费用多不胜数,有些领域的灰色成本则是公开的秘密,这些最终都摊到商品价格里,转移到消费者的头上;在商品运输环节,物流成本畸高是不争的事实,其最有说服力的注脚即是“全世界14万公里收费公路,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

  记得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科协主席黄细花的一席话:“一车货物从广州运至北京,全程遵章守法,不超载,一车货物不但没钱赚,还亏了3200元。从广州至北京的运输成本比从广州到美国还要贵,中国的运输成本如此之高,你叫老百姓如何生存?你叫老百姓如何不超载?如何不逃费?”黄细花委员显然不是在为超载、逃费辩护,而是在抨击高昂的运输成本损害了百姓利益、阻碍了经济发展。

  可见,让“中国制造”在内地便宜起来,并不是件难事,无非是政府少收税费,通过降低商品税收成本和交易成本来降低商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政府这样做并不吃亏,商品价格下降刺激消费,消费增长、内需旺盛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而且反过来能增加政府税收,“放水养鱼”肯定比“竭泽而渔”高明。

  “中国制造”以价格实惠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现在,该让中国内地消费者也来分享这一好处了。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