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走了,英雄主义精神不能走

时间:2011-08-16 13:54   来源:钱江晚报

  赖宁雕像自上世纪90年代落户山西太原东仓巷后,就成为这里一道人文风景,20年来,和附近居民朝夕相处。今年5月,雕像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许多学校拒绝雕像。(8月15日广州日报)

  过去很多年间,在救灾灭火、见义勇为等公共事务层面上,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公民“逢灾必救”、“遇火必灭”,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分男女老幼、不论有无能力,人们都以参与“灭火”为荣,以逃避“救灾”为耻。哪怕是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上世纪80年代,不惜牺牲去扑救山火的12岁少先队员赖宁,一度被作为道德楷模广为宣传。

  中小学生面对灾难不退缩,甚至为救火而伤亡献身,精神固然可嘉;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放在现代文明的视野下,这又实在是一种无谓的、不必要的牺牲。道德能够促使人“向善”,是约束人们保持文明状态的无形规范,但道德的标准不宜过高——应该尽量降低人们因遵从道德而产生的“成本”。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中小学生严禁参与灭火”,这样的制度理念渐成社会共识——这与当前我们提倡见义勇为也要“见义智为”一样,并不是道德退步,而是一种令人欣喜的文明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赖宁雕像的“消失”隐喻着具有时代局限性的“赖宁精神”已经退出社会视野,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并不是对于崇高的颠覆性解构,而是道德精神回归理性的现实体现。

  但,曾经的英雄少年赖宁走了,英雄主义精神却不能相伴而去。正如教育专家孙云晓所言,“我会告诉每一个孩子,不去学习上山救火,要学习赖宁的远大志向,用于探索……我们今天仍然应该重新去认识和学习赖宁,而不是去简单地否认。”将属于过去那个时代的“赖宁”表象元素推开,正视和直面一个少年剥离了道德与时代束缚的英雄主义品质,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对于青少年一代而言,可以没有赖宁,但不能缺失英雄主义品质的历练和教育。因此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这里:作为宣传典型的“赖宁”可以走下教育神坛,其所代表的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却不能在校园里消亡。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