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总公司日前下发通知,拟对现行的卷烟包装标识进行调整,内容包括:加大警语字号,警语字体与警语区背景色差要足够醒目。据了解,这次调整没有要求在烟盒上加印恐怖图片,可是出口到国外的某著名品牌烟盒,则清楚地印着一张“烂嘴坏牙”的恐怖图标。此举被指在告诉消费者烟草有害健康的标准上“内外有别”。
同样一个品牌的香烟,在烟盒的健康警告设计上,一旦销往境外,就需要醒目的图片以特别警告,像在澳大利亚售卖的中华烟,烟盒背面印有口腔癌患者的特写照片。而对国人来说,除了“吸烟有害健康”等寥寥两行警示语外,烟盒上没有任何烟草危害的警示图片。这种内外有别的标准很令人不解:难不成是国人对香烟危害的认识远远高于他人,而无须在烟盒上作出醒目警示?
当然不是。来自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高达7.38亿,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高达100万。这足以表明,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尽管我们不能直接推论,烟盒印有健康警示图片就一定能减少烟民、降低吸烟所带来的危害,但出于对公众知情权和健康权的尊重,也应有所提醒。更何况烟民不分内外,权利众生平等,不能区别对待,更不能有意歧视。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内外有别的标准不止是烟草业所独有,在很多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8月5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评审两起外国人申请来华狩猎的申请,评审获得通过。此举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外国人来中国猎杀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难道保护动物只对国人有效?当国人申请狩猎需要经过重重审批,甚至很难获批时,轻易开放外国人来中国狩猎,难免给人留下内外有别的猜测。
再比如,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9.8%以上,这个数据远高于我国进口食品和内销食品的合格率,以致引起食品标准内外有别的质疑: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国内市场上,茅台价格一飞冲天,而美国市场上,1000毫升装53°茅台售价折合人民币1500元左右,仅为国内价格的一半左右;国人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但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却为4800元;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中石化在香港宣布再降油价,内地油价却岿然不动……
如果说烟盒健康警告的内外有别背后还有烟草财政的考虑在内,那么其他很多内外有别的标准和做法就很难说得过去。在内外资税费都已经统一的今天,为何仍有很多行业标准坚持内外有别?其一是文化的不自信。当初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为了获得更多外资,打开国际市场,在标准上适当向国外倾斜尚可理解。但如今仍然厚“外”薄“内”,崇洋媚外,透露出的则是不自信的心态;其二是制度上的习惯性冷漠。标准本应内外统一,但一旦制度陷入冷漠,成为惯性思维,就会失去改进的冲动。很显然,这种自我歧视的病态制度最需要改变。(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