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人才就别“揣着人才找人才”

时间:2011-07-14 15:25   来源:红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胡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再一次将“人才”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之为人才呢?

  新编《辞海》对人才的解释和定义是:有才识学问而又德才兼备的人,就是人才。著名学者叶忠海认为:人才就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技术和能力,能够自己进行创造性劳动,对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作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由此可见,不同的人,对人才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看法。笔者认为,不管是新编《辞海》对人才的定义,还是专家学者对人才的解释,“人才”都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而存在,都不可能否定它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那种积极上进的因素。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又该如何发挥好、使用好人才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就对人才的运用和使用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希望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敢为事业用人才,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无疑,胡总书记对人才的定义和使用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发现好、培养好、使用好人才,让人才尽其所能、才尽其用。然而时下,某些地方的党委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在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却存在诸多弊端。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连起码的“人才”定义都没弄清楚,每天嘴上一味喊着的就是人才、人才,有些领导甚至手中“揣着人才找人才”,一直认为那些冠以硕士、博士头衔的高学历、高技能科研人才就是人才,殊不知,自己手中的真正“人才”早已经堆积如山,却没能好好运用和调配。

  笔者身边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个事例:某个县直部门在一次招聘考试中,录取了两个普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然而这个县直部门却对这两个“非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工作水平和职业技能心存怀疑,不仅不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有时甚至还在工作中刻意刁难。过了几个月,在该县组织的另外一次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这两名普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执着,一举夺得本次考试的一、二名。而直到此时,该县直部门的领导同志才恍然大悟,惊呼:哎,这么好的人才,怎么就走了呢。

  其实,像这种“揣着人才找人才、人才流失又叫屈”的情况在现实社会的今天却并不少见,在某些地方,高薪水、高福利、高待遇聘请来的所谓的高等名校、高学历、高技能的硕士博士生,却连一般的日常工作都做不好。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倒不是人才的流失,也不是人才的“高能低用”,归根到底是部分领导干部的人才观念在作祟,是领导干部缺乏伯乐选“千里马”的本领。

  “不言春光无限好,万千风景在眼前。”其实,人才的使用,就好比是欣赏风景,如果一味的漫无目的的朝着前方,那么你将注定失去一路风景。有时候停下你前进的脚步,好好的欣赏一下眼前的、脚下的风景,也许会别有一番风味。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