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高考牵动了所有家中有高考生的孩子家长,考场校门我人头攒动场面很是火爆,学生在考场里考,家长在校外焦急的陪着等,那种场面真是让人揪心,催人泪下,好不感动。
父母陪读,车接车送,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体现出的只能是对子女教育的过度参与,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陪读外表上表现出来的是关爱,其实真正对子女造成的是伤害。中学阶段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培养一个人的交际水平,锻炼个人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时期。由于父母陪读,限制了子女的一些生活的自由,减少了他们与师生交往的空间,放学即回父母身边,也使他们失去了一些应有的朋友,少了重要的集会,减少了过集体生活的机会,也极易在心理上形成集体意识淡漠,自私心态严重,性格孤独,喜欢独处。如果将来培养的天之骄子是缺乏集体生活能力,不合群,心理素质弱的一辈,他们必定经不起风浪的拍打,最终难成好钢。
父母陪考,孩子在考场内考,家长在考场外焦急地等,这种现象多少年来在中考高考期间一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可是家长陪考是好事,还是坏事?好处不能说没有,作一个提醒,给几句鼓励关心的话,准备些饮料解渴消暑,保护孩子安全等,可是从考试本身来说还是弊大于利。家长陪考可以致孩子心情焦燥不安,发挥失常。家长的身边的存在可能使孩子还是不能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在考场做题时可能会左顾右盼,六神无主,考虑在外等待的父母,考虑考不好会不会受到家长的批评责怪。本人是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可是包括我们同学那么多同学在内,没有看到一个家长在考场外等候,这样我们心理上没有任何负担,轻松上阵,结果还不是被大学录取?
作为家长,该放手时则放手,任何父母都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总有“断奶期”,从中学起就应是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克服恋家情结,融入到火热的集体生活中,克服安逸的生活习惯,从基本的洗衣、涮碗和处理学生自己日常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习惯。家长从不陪读不陪考做起,你的孩子定成大器。(欧阳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