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尊严别学医” 是一记深沉拷问
时间:2011-06-10 13:40 来源:羊城晚报
因为痛心于江西上饶“医闹”、医生被打致残,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8日在微博上疾呼“要有尊严,别学医”。(见《羊城晚报》6月8日a7版)
这发自肺腑的一呼,无异于投向社会的深沉拷问。正当高考进行之际,有志学医的考生,会否平添茫然?
事实上,医生被打之事,近年已不胜枚举,以致公众有点麻木。除了网上列举的种种,本报最近就曾披露,4月初,广东省人民医院两天之内就有三名医护人员遭殴;更早一些,深圳某医院爆出医生要戴头盔上班;而医疗从业人员多数不愿子女学医,更已被广泛报道……
医生成了高危职业,难怪主事官员痛心疾首。然而,公众对于这个话题的议论,却有着不同向度的解读。“医闹”行凶必须严惩,医生遭凌值得同情。但愤懑之余也应反思:医闹为何能闹得起来?到底是什么,把医生推向了高风险的前沿?
不排除某些医闹是“职业化”的涉黑违法行为,但医疗冲突频发,却给公众展示了一个难堪的事实:医患关系失谐。
事实上,早已有论者指出,在医患关系和矛盾中,弱势一方未必就是医生,普通患者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无奈。传媒前天刚刚报道,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广东省城市医疗服务公众评价调查”显示,多达74.3%的求医者曾遭遇“潜规则”,其中四成人曾被“多开检查项目”;32%的受访者曾被“滥开贵药”;遭受过“问诊仓促”、“收费标准不透明”、“收受红包”者分别有29.7%、28.1%和18.7%……
普通百姓的个体经历,可能只构成“沉没的声音”。但显而易见,医患不和谐,困扰的绝不止一方。
或许有人说,现今社会,信任缺失,医患概莫能外。但除了求诸人心,是否还有更真切的气穴?如果我们的医院,能享有更多资源,更加回归公益,不必把病人作为获取利益的对象;如果我们的社会机制,能在医疗纷争出现之初,就及时介入,居间协调;如果保障医患权益的法规,能更细致一些,更给力一些,是否类似的不幸,就可以少发生一些?
医生被打,社会之痛。幸运的是,医改大幕已然开启,“公益复归”呼声高扬,包括广东在内的多个省份也正筹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期望“尊严”永远眷顾医生,眷顾病人。
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