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棵2009年底栽植在宝鸡市中华礼乐城九龙广场的千年古树,去年尚能发芽,今年至此,树干、树枝却仍是光秃秃的。市民追问“买这些古树得花多少钱?死了多可惜啊。”景区管理方称购买时有保活期,但即使重栽也需要长期养护。
千年古树,自然有与“千年”相称的价格。文化景区有点历史感的物事,也算相得益彰。但外来的千年古树,真的能与本地景点相映成趣?这恐怕是个不小的问题。何况,人挪活、树挪死。尽管卖家对古树有“保活期”的承诺,但枯死的4棵古树,于生态而言,果真是没有任何损失?
文化景点追求古香古色,靠几棵树是远远不够的,管理或服务起码还得配套起来。如果买几棵古树一栽了之,成活与否不说,忽然发现管护费用就是个很大的难题,这古树还有买的必要吗?文化景区真的是少了这几棵古树就不成活?
这令人想起今年3月,有消息说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将安排1400万元的预算为两条主干道加种香樟、秋枫、大福木棉等大树601棵,平均每棵树约耗费2.3万元,此事引发全国热议。面对市民的质疑,官方回应称这已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的最低报价。后来公众发现:问题的关键其实倒不在于这树买得便宜还是贵了,而是这601棵树是不是非买不可——究竟是市民哭着喊着要香樟作伴,还是绿化带疯狂爱上了高贵的大福木棉?
仅今年,南京一声令下,几许梧桐尽作枯木;佛山一纸公文,数百大树浩荡进城。翻云覆雨间,买树与毁树都如行云流水、漫不经心。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市场经济嘛,只要有钱,栽树的过程可以速成一点,一样可以乘凉。但买树,起码应经得起程序正义的考量。综观各地层出不穷“买古树”这出戏码,公众还是有两点质疑:大树都是从小树长起来的,平时多种点树,总有一天能生成自己的风景,树可以移植,但伴随这些大树生长的历史,却未必可以陪嫁过来,为什么自己不种树、非买树?再说这些大树最怕折腾来折腾去,现在种了,就算活得很好,谁能保证它们不会在拆拆建建的未来湮灭?
这些年,城市为什么爱上了大树?表面看是为绿化环境,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稀释现代城市的工业气息,培养宜居的人文氛围。但他们恰恰忘记了: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有树或者没树,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被货币化地偷工减料,矗立的大树越多,市民瞅着越是别扭,城市的“内心”越虚弱。
古树易买,历史难得。景区也好、城市也罢,买树确实算不上什么罪过,但公共决策对于城市规划与历史的尊重,从对大树的气魄与出手中,也许能窥见些许耐人寻味的端倪。(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