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炒一分钱处方”是一种精神鸦片

时间:2011-05-27 13:14   来源:红网

  继热炒“两毛钱处方”、“一毛钱处方”后,近日又出现了“一分钱处方”事件。市民胡先生在陪朋友到长沙市某医院看急诊时,医生只给他开了一分钱处方,而且最后医院还四舍五入“舍掉了”这一分钱。“一分钱处方”感动了不少患者。针对此事,多篇评论进行了赞美与肯定。有文章说,期待更多的“一分钱处方”。(5月25日《三湘都市报》)

  无论是“一毛钱处方”,还是“一分钱处方”,认为它可以治病,没有问题。两毛钱处方开出的阿托品,虽然能够调解心率,但也仅仅是能够稍微缓解症状。但对那些心率失常的病人而言,他们如果要真正治好病,可能依然需要更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一毛钱处方开出的“痢特灵”,也并不等于就能治好病。那名医生其实开了三种药,只不过知道另两种药物患者家中已经有了,最后才只补开了“痢特灵”。一分钱处方开出的酚酞片,属于一种泻药,能够缓解便秘。但从医疗角度来看,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所以,你现在还坚持认为,一分钱处方就能够治好病了吗?

  能治病和治好病,一字之差,现实意义却悬殊巨大。如果一毛钱、一分钱都可以治好病,被媒体当成一个事实不断的大范围传播。就很容易给人们制造这样的印象,很多疾病,其实本来一毛几分钱就能治好,但却因为医生缺乏这样的医德,在故意使“坏”,给你开大处方,乱用药,所以才造成了看病贵居高不下。在某些时候,这或许是事实,但它并不意味着事实的全部。

  在医疗门诊中,我就碰到过这样的病例。一位青年人,明明具备肺炎的症状体征,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输液治疗。但他却坚持认为,医生医德败坏,是出于回扣,才给他开出这些检查和治疗。即使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向他解释病情,他依然愤怒的甩手离去。对某些疾病的患者而言,一些检查是必须做的,但却往往因为患者迷信几粒药就能治好病的“神医“,选择了放弃应有的检查与治疗,这种误读有时就意味着不小的医疗风险,甚至是医疗事故。在某医院,一位心脏病晚期的老年病人,就是因为迷信所谓的“神医”,迷信几剂廉价中药的神奇功效,最后使病情被延误,生命受到了威胁。

  从这个角度而言,大多时候,“两毛钱处方”、“一分钱处方”就可以治好病,无疑等于一个虚幻的神话,这样的泡沫一吹即破。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的去热炒成瘾呢?这很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为什么要这样一次次热炒?很可能的原因在于,当下,公众对药价虚高、医生滥用高价药、开大处方的现象感到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而这种痛恨与敏感也被当成一种注意力来开发,为了吸引眼球,媒体才一次次失去了理性与客观的精神,漠视那些最基本的事实,一味地去追求低价用药,盲目吹捧开“最便宜处方”的医生。而很多评论者也迎合这种炒作,不断地去进行跟风与推波助澜,去拔高这种行为,拔高医德,将很普通的行为神化。

  这是一种精神鸦片,能够让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得到精神的快感,迷醉于这样的医疗神话。但它却不足以改变现实,反而令那些理性判断与认识标准离我们愈来愈远,这其实是一种对科学理性的扼杀。曾经,为什么“养生教主”张悟本的“绿豆治病养生大法”得到一些热捧跟风?不正是因为很多媒体及民众在迷信跟风,相信治好病,绿豆一把就已足够,根本不需要医疗力量吗?

  我们的这些医者,面对媒体围观的热炒和舆论递上来的高帽,为什么却可以如此坦然的接受?他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沉默,根本不愿意告诉人们那个最朴素的道理:用药的原则并非越便宜越好,合理、有效、安全才是判断好处方的更重要标准。(吴帅)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