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平顶山舞钢市铁山乡韩庄村村民称,当地一家两年前就被关停的重污染企业,不知为何,不久前又开始生产。而接受记者采访时,当地相关部门的答复却是:死而复生的那家重污染企业,是在“一些领导的默许下才重新开工的”,之所以会得到领导默许,原因可能是“怕企业取缔后影响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5月12日《东方今报》)
该企业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炼钢厂的粉尘能飘出好几里,呛得附近的老百姓轻易不敢出门、不敢开门开窗,孩子经常咳嗽,呼吸道疾病成为当地人的常见病……”而且早在2005年,国家就出台了关停200立方米以下炼钢炉炼钢厂的规定,而冠华钢铁厂的炼钢炉只有118立方米,该厂属于属于关停企业的范围。当地环保局也对其作出了停产、清除生产原料并拆除生产装备的决定。然而这家停产两年的重污染企业为何又死里复生呢?
面对质疑,当地环保部门很无奈:“对企业的关闭和取缔需要政府下文并组织实施,环保局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能独立地做出这些决定。虽然该企业停工长达两年多,但至今未被取缔或彻底关闭。”政府不仅不回应民众诉求、授权环保局关闭重污染企业,而且某些领导还默许重污染炼钢厂恢复生产。官员公然违背民意,以权压法,把屁股坐到“毒工厂”一边,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官员如此为污染企业护短,权力伦理何在?民众环境健康权利何处安放?至于“怕影响当地群众就业”更是无稽之谈,现在不少地方闹用工荒,少了重污染企业,村民就没地方打工挣钱吗?让村民牺牲健康权利到污染企业就业,当地政府的好意实际上是居心不良!
事实上,地方政府不重视民众环保权利,不尊重环保部门并非个别现象。湖南郴州市环保局10次发文责令污染冶炼企业停产,十道“令牌”都没能关闭污染企业。直到爆发“血铅超标”事件,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在上级领导的干预下,污染企业才被关闭。在江苏,为了关停辖区内的两家污染企业,仪征市环保局几任环保局长、书记联名举报污染企业四年,都没有结果。江苏省环保部门下文要求溧阳污染企业停产整顿。但是地方政府根本不执行,溧阳百姓围堵道路,跪求污染企业撤离。河南封丘县政府更是下发红头文件,组建领导小组为“毒工厂”生产“保驾护航”!
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许多污染企业,特别是利税大户,即使民众痛心疾首,环保部门也“无能为力”。河南舞钢市某些领导默许重污染企业死而复生,与这些例子何其相似!如果地方政府不转变发展观念,不抛弃污染财政思维,如果环保部门地位不独立,人财物配备都受制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没有强制执行权,环保部门有心站回正义立场,对污染企业作出了停产决定,也撼动不了污染企业一根毫毛。如此来看,要破解环保执法难题,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单凭民众举报、媒体曝光,环保部门单打独斗,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政府切实转变环保观念,提高环保部门执行力,才是问题的关键。
环保教训太多太多。地方政府显然不能能躺在靠充满环境代价的GDP政绩沙发上沾沾自喜,心安理得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但是,为何那么多环保教训警醒不了地方政府?为何某些官员对环境污染麻木不仁?污染政绩或许就是答案。我担心的是,相对于意义被无限夸大的GDP指标来说,环保再重要,也没有GDP重要。污染再严重,也没有GDP上不去严重。但是,地方政府不能靠重演环境污染事件刺激环保神经。
相对于政绩需要而言,要让环保问题受到重视,就要提高环保部门地位,改变环保部门受制地方政府的尴尬局面。更重要的是,要自上而下改革政绩评价体系,落实环境污染问责机制,扣除官员的污染政绩。铲除拿环境换GDP的现实土壤,遏制住官员制造污染政绩的冲动。如果畸形的污染政绩观不改变,环保部门权利地位不独立,好多地方仍然走不出领导默许重污染企业恢复生产的环保囚徒困境。(胡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