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鸡西市。经连夜工作,矿主初步交代发生了矿难的事实,并交代有9人遇难,至此,4月26日发生在鸡西市滴道区的“矿难瞒报”传言已被证实为事实。对此,记者提出质疑,省联合调查组一夜破案,为何鸡西市和滴道区的调查组经过4天的调查仍然未果(5月1日新华网)。
要回答记者的质疑一点都不难,简而言之,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其实,如果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真的想向外界公布真相,基于地利及人和的优势,完全可以比远道而来的省级调查组更有效率。从整个事情的发展变化轨迹以及当地调查组对外界采访的态度来看,其应该在矿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清楚了真相,之所以对外使用“四天调查无结果”的障眼法,记者采访时有关人员不止一次的提醒一语道破天机,“今年是地方政府换届年,出了事故不好办,请你关照一下。”
熟悉地方政治的人都知道,换届关头最怕的是出事,尤其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故,足以对一个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官员构成致命的打击,这也就是为什么相关人员要不止一次请记者关照的原因。
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更高层次的调查组,在利益相对超脱的情况下介入调查,竭力自保的当地政府官员,肯定会炮制出一个“传言纯属谣言”的调查结论,而“调查四天无结果”就是得出这一结论最好的“前奏”。
在自上而下的监督体系中,由于上下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上级监督太远”的尴尬现实,使得一些地方官员在发生事故后,不是如何想着把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化、如何做好善后的各项救助和补救工作,而是想方设法地进行“欺上”,即竭尽全力营造一个天下太平的假象,使得自己的仕途不因为自己的失职而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以政绩最大化为最高价值目标的地方官员,显然不会把人的生命价值放在第一位,既在事故发生后不能勇于承担责任,又不可能做到事故未发生前防患于未然。
这是只需要对上负责体制下的常态现象,当官员只需要对上负责时,其就会利用上级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把“欺上”的文章做到极致,像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考核,不惜耗资修建“遮羞墙”、用油漆把荒山“染绿”等现象,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代表。而且,为了防范公众把更多的信息反馈至更高层的领导,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截访”上,甚至有的不惜把“认定精神病”当成一种合法的“截访”手段来使用,从而切断基层民众向上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渠道。
很难想象,一个处于换届关头的地方政府,能够如此漠视灾难造成的生命损失,因为官员的官帽是公众赋予的。灾难发生后,尽可能地把损失降至最低而且进行最大限度地“危机公关”,才是犯下错误的政府官员最为明智的选择。
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地方官员的仕途并不取决于公众手中的选票,而是上级领导的好恶。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出现事故后,竭力欺上瞒下也就不足为怪,因为“欺上”可以保证自己仕途无忧,而“瞒下”是为了阻断真实信息的向上流通。
因此,只有改变这种只对上负责的状况,才能真正避免欺上瞒下。(志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