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丰潭路延伸段全长1.2千米,总造价近1600万元,开通不到一年半,维修费用已达百万元,业内人士称整个道路龟裂、局部下沉,可能与工程质量有关,不过该路段经6家单位验收合格,官方回应称造成这种情况是因这条路荷载等级低,工程车多。(4月26日《今日早报》)
一公里路段造价千万元,开通仅仅一年半,维修费就达到百万元,这和投资11亿元的武汉长江三桥10年修24次,平均不到一年要修两次的传奇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花大钱,又很费时,依然十分误事,弊端显而易见。问题是:这样的公共建筑到底还有多少?工程投资越大为何反而越不健康?
这个问号,终于由群众提出,真是既让人高兴也让人担忧。喜的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正直的;忧的是,这种花了大钱的公共建筑,最终却成了病怏怏的“桥脆脆”或“路坍坍”,陷进“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怪圈。更令人痛心的是,出现这种状况,相关部门要么置若罔闻,要么无动于衷。
从报道中来看,无论是武汉长江三桥,还是杭州丰潭路延伸段,从建设到验收似乎都中规中矩,而后者更是通过6家单位验收合格,可谓无懈可击。但出了问题已是事实,为什么相关部门没有人去及时关注?又为什么好多公共问题总是最先由“民间”发现、揭出、曝光后,管理部门才姗姗来迟地去跟进追查?
无疑,这是一种病,一种“公共建筑管理病”。就目前来看,在公共设施领域,进退两难的问题、久拖不决的问题、积重难返的问题等,已经严重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为老百姓所疑虑和担忧。因为在这种病态背后,可能有着更加隐蔽和可怕的钱权交易和权力寻租,会在更大程度上侵蚀公众利益。
“病象”相似,“病因”相同,这是公共建筑之病的典型特征。开展治疗,不仅需要公众明察秋毫的火眼金睛,更亟待公共管理部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既要对“桥脆脆”“路坍坍”等公共建筑问题向公众作出交代,还要彻查所有与此类似、雷同的公共建筑背后有没有隐藏着腐败。这样,才能让纳税人的钱花得其所,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廖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