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医改“加法”多,“减法”少。
政府增加投入,扩大医保覆盖面、改善医疗机构的软硬件等等,这些“加法”措施,基本上是弥补历史欠账,对现有利益格局触动不大。在控制医疗成本、挤干药价水分、规范流通环节、遏制过度医疗等需要做“减法”的地方,用力不足。
两年来,医改“独唱”强,“和声”弱。
卫生部门主导的改革推进较快,涉及其他部门的改革,例如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制度、绩效考核等方面则进展不大,部门之间难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这一多一少,一强一弱,具体表现在新医改五项任务的进展上:前四项推进得有声有色,唯独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比较难啃。
这也表明,单项改革难以根治看病贵、看病难,必须进行综合改革。而实现攻坚年的改革突破,唯有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体制改革,才能取得良效。
基层医改,从龙头抓起。
全国有2000多个县,县医院服务的人口约有9亿,占我国总人口的70%。同时,县医院又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处于枢纽地位。
如果将县级公立医院“调理”顺当,最终使85%—90%的看病就医需求能够在县级医院得到满足,然后对城市三级医院形成“倒逼”机制。那时,缓解群众看病难就相对容易了。
因此,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在县级医院。
县医院是“强基层”的龙头,作为公立医院,国家开出的改革药方是“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这涉及利益格局的改变,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颇大。
为了破解部门协调困局,山西省根据省情,加强了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经过几个反复,逐渐成熟起来。
这其中,他们抓住了一个重要的“牛鼻子”:将县委书记、县长定为医改第一责任人,定期对其进行考核,问责。
有了组织领导机制的保证,才会使部门联动不再“卡壳”,综合改革才犹如添加了 “润滑油”。(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