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集体失灵,让司法公正有口难辩

时间:2011-04-14 13:28   来源:羊城晚报

  吉林省白山市一女子近日驾驶奔驰车撞死人事件受到网民强烈关注。为回应网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当地交警部门在百度帖吧内发帖公布了办案过程及初步调查情况,网民随后与交警部门在网上进行跟帖互动,几天内点击率就达十几万人次。(4月12日《北京晨报》)

  因为肇事者的“奔驰女”身份和被怀疑“官二代”的背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也会强烈地吸引公众的眼球,进而引发广泛围观。毫无疑问,还原事件真相是最大的关键,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附近的三只“天眼”竟集体失灵了。

  事故现场恰恰处于三个监控摄像的真空地带,这未免也太巧合了,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难以置信。但警方的解释似乎也不无道理:肇事路口确有一只电子眼,但由于最近那里的地下商场多次发生盗窃抢劫案件,电子眼被调向地下商场实行监控,因此未拍到事发现场;政府对面的建行大厦上也确实有一个监控摄像头,但监控的是银行内部的状况,拍不到事发现场;在马路东侧还有一家中国银行也有监控摄像头,但仅在每日的7时到17时开启,事发在19时,监控已关闭,也没拍到。

  在事故相关细节存在争议时,监控记录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然而,由于三个监控摄像点都集体“失声”,加之肇事者的特殊“背景”,警方处置无论有多公正,也难以彻底消除公众的疑虑。大家之所以“习惯性地”质疑,还因为此前某些公共事件中,时常会出现诸如监控设备损坏或者没开启之类的托词,大家也就难免会怀疑其中存在有意识的庇护等不公正行为。

  尽管我们不能断定这起交通事故的处理中,警方是否存在办案不公,但三个摄像装置集体“失灵”,却很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汲取教训。要科学、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一科技资源,避免出现“死角”、“盲区”;要加强维护、保养,避免关键时刻“感冒”、“失语”;要注重监控时空的严密和完整性,比如中行那边的摄像头为什么只有7时至17时才开启,难道其他时段就不存在治安隐患吗?

  “天眼”的优势显而易见,利用得好,会成为我们侦查案件、维护治安、取信于民的好帮手,反之,如果因为过失或者人为因素,导致其“睁眼瞎”,则可能会帮倒忙,加深人们对办案公正性和司法公信力的不信任,即使再秉公行事,也有口难辩,无法自证清白。(范子军)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