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回扣又“穿帮”“利益链”各方如何共赢

时间:2011-04-12 14:28   来源:人民网

  跟团旅游,总有购物项目。不管是按进店人头给钱,还是按成交额度分账,导游从中渔利,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游客见惯不怪,市场也放任自流。此次导游《佣金分配表》在网络上被曝光,最高比例达到50%,不过是这个秘密的又一次“穿帮”。

  这样的回扣,涉嫌商业欺诈。高额的提成,必然会转嫁到游客的头上,要么以次充好,要么人为抬价,实属必然。而旅游购物欺诈,也影响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0年全国旅游投诉情况通报》也显示,涉及购物的投诉2010年同比升了40%,香港导游辱骂内地游客的“阿珍事件”也可为明证。《佣金分配表》的曝光,再次提醒相关管理部门:此问题不解决,影响的将是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然而,旅游购物没有“原罪”。天津的面人、苏杭的丝绸、海南的水果、景德镇的瓷器……旅游购物,本来就是一种文化接触、文化理解的过程,也是旅游中一个有趣味、有意义的环节。旅游购物中,导游拿“回扣”也没有“原罪”。这样的“回扣”,如果由旅行社收取,并且纳入税务和财务渠道管理,可算一种合法的“佣金”。

  旅游购物,实际上有一根“利益链”:旅游者、导游、旅行社和购物商店。最完美的关系,实际上是四方的共赢。旅游者买到合意商品,导游弥补收入不足,购物商店得到利润,旅行社获得返利。

  而现在,各方都想获得利益最大化。旅行社尽量多得返利,导游尽量驱使游客购物,商店尽量追求更大利润。而掌握信息最少、处于链条最末端的旅游者,在这场利益博弈中,最没有发言权和议价权,往往成为受害者。于是,强迫消费者有之、售假贩劣者有之。一旦产生纠纷,被曝光、查处或禁止,利益链条断裂,链条上的四方都有损失,成为四输的结局。

  “没有赢家”的博弈结局,不是仅只有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旅行社,据2007年的数据,已经有近2万家,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而“价格”成为竞争的杀手锏,于是,各种“零团费”、“负团费”出现,利润只能从购物中来。比如导游,薪酬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并且还“兼顾”着司机、领队等的利益,难免泥足深陷。再比如购物商店,往往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态,并且缺少监管,再加上利润还需“再分配”给导游和旅行社,因而可能成为“黑店”。

  形成这样的情况,监督的缺席难辞其咎。实际上,《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法规中,明文规定了导游不得收受购物回扣。但就执行而言,一些管理部门害怕严格管理会影响“政绩”,也默认了这样的“行业潜规则”,甚至形成与旅行社和商家的“利益同盟”,所以往往睁只眼闭只眼。

  所以,要在旅游购物中,达成四方共赢,需要抓住这个利益链条的各个环节。对导游,要建立公开公平的薪酬体系;对旅行社,必须制定严格规范和制度,消灭“零负团费”等畸形竞争方式;对于商家,要纳入正常的工商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对于消费者,需要畅通他们的投诉和监督渠道;而对于旅游购物本身,则需要规范行业运作,建立公对公的佣金制度,并向社会公开,使“暗箱操作”变成“光明工程”。这样,才能重建旅游购物的“利益链”,也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赢得一个长久的未来。(金苍)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