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GPS手机监管官员,靠谱吗?

时间:2011-04-12 13:48   来源:广州日报

  重庆酉阳发GPS手机监管官员8小时外的生活,要求他们24小时开机,购机费和通话费按相关规定由县财政统一支付。县委县政府采取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先对被跟踪者进行GPS定位,再通过电话叫官员报告行踪,如果发现谎报,将按相关规定进行重处。(4月11日《重庆晚报》)

  资料显示,领导干部中的违法乱纪现象和腐化行为,有80%以上发生在“8小时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和“社交圈”。鉴于此,酉阳意图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8小时之外”监督,初衷值得肯定。但看起来很美的监督手段,却未必能从梦想照进现实。

  在具体操作中,该做法有三点值得商榷。其一,涉嫌变相福利。据介绍,GPS手机均价约3000元,再加上每月每人最低消费的342元话费,共需财政支付170万元左右。尽管是以监督官员的名义,仍难逃权力自肥、变相发福利之嫌。其二,侵犯个人隐私。官员也享有某种程度的隐私权,其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理应受到保护。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抽查,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官员的隐私权。其三,实施效果欠佳。记者随即抽取13位持机者,就有8人定位失败,手机没电、进水坏掉、信号不好,成为官员抵制GPS定位的借口,这无疑将使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科技能让工作更轻松,但科技是把双刃剑,将科技手段引入工作和管理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否则很可能造成与法律、道德等领域的冲突,引发争议。再者,再先进的技术手段,都有“见招拆招”的破解之策,难免被人为钻空子。一旦陷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无休止较量,只能是事倍功半,疲于奔命。

  8小时之外之所以成为腐败高发区,恰恰说明监管制度尚有待完善,而这显然不是GPS等技术手段所能修复的。同时,过度迷信“点点鼠标,监督自到”,也有懒政之嫌,并且没有走出官员自我“举报”、自我监督的范畴。加强对官员8小时之外的监督,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领导干部道德、操守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严格划清“公”“私”界限,防止权力寻租,以权谋私。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把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监督的立体网络。切记,再高明的技术手段,都不如人民群众的雪亮眼睛。(张遇哲)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