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意愿何以创“12年最低”?
时间:2011-03-18 16:11 来源:燕赵晚报
央行3月16日发布2011年一季度储户、银行家、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显示,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包括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及储蓄存款,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创下了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3月17日《京华时报》)
居民消费意愿创12年历史最低,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不振?背后的因素值得我们深思。
只有民生得到保障,才有消费的活力和社会的文明。据测算,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贫富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一边是内需不足,一边是炫耀性、奢侈性消费甚至浪费资源性消费趋势。普通百姓手中余钱不足、国富而民不富,这是居民消费意愿不高的首要原因。因此,提高居民消费意愿,首先要解决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让普通群众手中有钱。
同时,民生得不到保障,不但造成消费紧缩,也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医疗、教育费用和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中等以下收入居民为了应对治病、子女教育、买房等大额支出,不得不尽可能提高储蓄,压缩当前消费。因此,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就要着力解决老百姓不敢花钱的问题,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
最后,还要让群众放心消费。瘦肉精、假蜂蜜、毒火锅……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今天,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不时跑出来惊吓甚至伤害消费者。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老百姓食品安全带来隐患,让老百姓无法做到放心消费,也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只有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让群众放心消费,居民消费意愿才会不断提高。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