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冷漠与市侩成为传染病

时间:2010-12-21 14:57   来源:人民日报
  冷漠与市侩气,都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症候,症状在学生,病根在社会环境,在教育缺失

    包括复旦学生、校友及校外人员在内的18人黄山遇险事件,由于一位民警在救援中的不幸罹难以及有媒体反映获救学生的“冷漠”、网民曝光个别获救学生忙于社团夺权与急于控制媒体的市侩气,遂招致群情激愤和接踵而来的理性思考。

    为贸然犯险的年少无知搭上一条杰出的生命,这些天以来,已经让我们痛楚万分,而随之而来的冷漠与市侩气,更让我们齿冷。当然,获救学生成为万炮齐轰的焦点时,想来也有满腹委屈,虽说相比牺牲民警张宁海而言,这点委屈如过眼烟云。不过,如果舆论的炮火仅仅集中在18名遇险者身上,确实未必公平,这次由偶然事件引发的浩大舆论声浪,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大学生的言行,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看他们熟谙地运用“协调关系”、“危机公关”、“利用资源”、“控制媒体”这样的语言,悚然而惊之余,也不由想,如果这类对话,发生在两个负责干部之间,是否就更顺理成章、见惯不怪呢?近年来,一些地方每逢发生恶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某些主政官员习以为常的做法,不就是和这些大学生的私下对话异曲同工吗?被扭曲了的官场文化,不但渗入高校,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中小学。就在中小学,不少老师甚至公然在教学生说谎,上级领导来视察,要学生谎称“作业很少,体育活动很多”;作文课,要学生为了高分“合理想象”,千万别写“离谱”的真话;竞选学生干部,也有家长掺和其间,教孩子拉票甚至“贿选”……试想,当“名利+权势=成功”的公式成为无需证明的公理之时,那些一路参悟应试教育真谛的“优秀生”,难道还悟不透这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市侩文化吗?这样沉重的责任,真的能只由这18名遇险者来承担吗?这些招数、这样的语言、这类的行为方式,是从何处习得,冰冻三尺是一日之寒吗?究竟该谁来负其责?

    还有冷漠。

    当孩子们从小到大被灌输除了对自己的分数负责、其余一概漠视的观念时,当不少平民的生命在不该发生的事故中失去而一些官员还在扯皮推诿责任时,当基础教育中生命教育仍然醒目地缺席,使长期耳濡目染的学生患上“爱无能症”,对他人的生命抱持漠然态度时,这难道只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吗?

    显然,冷漠与市侩气,都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症候,症状在学生,病根在社会环境,在教育缺失。当我们嘲骂这18名遇险者之际,谁真的敢说自己对冷漠与市侩就有极其可信的免疫力吗?

    普通警察张宁海的牺牲,不但换回了学生的“活”,更唤醒国人对“病根”的深刻反思,或者还将成为向冷漠与市侩文化宣战的契机,他的生命,的确重于泰山…… (李泓冰)

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