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公务旅游接待令平遥县不堪重负。最多时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仅门票一项就少收入1200多万元。当地官员表示,“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成都商报》6月17日)
然而笔者想说的是,平遥古城被公务接待“压垮”,不能都怪“惹不起”的来客,当地也要进行反思。
首先,“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果真如此吗?报道中说,以前最多的时候,平遥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在县领导限制接待卡规模后,去年公务接待人员下降至4万人次。可见,“一个都惹不起”的接待对象有很大水分。既然公务接待人数能从每年近10万降到4万,还有没有再降的空间呢?
其次,平遥县的接待卡制度也有问题。按照现行做法,清水衙门的接待卡规模被限制在30~100人之间,公安、“两办”等重点单位接待卡规模较大,涉及招商引资跑项目的部门适当放松。如此按计划分配接待卡,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突破。为什么不能让需要接待的部门先自己买票,年底再根据实际情况让县里返补呢?自己掏钱,必然会精打细算,而事后返补,主动权也能控制在县里面。
而且,公务接待“压垮”平遥,主要并不在于“免票”。报道中说,公务接待的吃、住及礼品开销,是不好统计的“天文数字”,在一些单位,礼品支出已超过办公经费的一半以上。要真正解决问题,就不能只限制以免费门票为主的接待卡规模,而必须把招待吃住、购买礼品的费用压缩下来。
另一方面,平遥古城的收入也不能全依赖门票。杭州西湖不收门票,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平遥的门票高达120元,且强制游客买通票进城。如果实行低票价乃至免费,并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消费,相信不仅不影响景区收入,甚至会让许多本需接待来客游览的单位,从此“豁免”大量接待要求。
总之,官员到景区“吃霸王餐”需要抨击和遏制,但当地政府不能只埋怨别人,而自己束手无策,只要健全制度、多动脑筋,是可以避免被“公务接待”压垮的。(李凤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