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将“儿童节”过成“成人节”

时间:2010-06-01 09:47   来源:凤凰网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罗大佑的《童年》,总能激起人们的一丝怀想与眷念。人人都有过童年,但又不可避免地与其渐行渐远。红尘滚滚,在生命的旅途中,总有那么一些灵动的细节在脑海里时常浮泛出来,带给我们些微的感动。怀念童年,正是缘于对生命的珍爱;关注六一,恰是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

  回望自己的童年时代,虽然物质上贫瘠匮乏,但“六一”绝对是值得期待的快乐时光。没有繁复细密的策划安排、无需领导长篇累牍的讲话、更谈不上什么隆重气派的联欢会,一切都是那么的粗放随性。同学们提前两天练习下各色乐器,回家找父母要上一二元钱,这便是全部的“排练”工作。等到“六一”那天,镇上各小学的学生齐集中心学校,敲锣打鼓热闹一番,仅此而已。虽然简单,但却快乐,因为老师们这一天特别和蔼,孩子们则可以随意支配兜里的那笔“巨款”。

  现在物质上充裕繁荣了,很多孩子却感觉不到快乐。有些学校,常常将这一天过度功利化了,“六一”成为了拉赞助、打名气的绝好时机,孩子们则沦为一枚枚“棋子”。为了展示学校的“育人成果”,学生们需要提前数月排练节目,一切都是为了打造一场“视觉盛宴”。这一天,学生们被反复教导要穿戴齐整,一言一行循规蹈矩,嬉戏打闹是绝对禁止的。笔者常常感叹:当前的学生虽然“有钱”了,但他们在“六一”这一天真的能感受到快乐吗?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悖论,时代进步了,但“六一儿童节”却似乎越来越寡淡乏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说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要想让孩子们重拾纯真欢笑,恐怕首先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自己。(雷志华)

 

编辑:栗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