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企业来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形成倒逼机制,成为关乎企业兴衰的、迫在眉睫的现实抉择。只有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的道路,中国企业才能走出困境,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质的飞跃。
元旦刚过,冒着凛冽的寒风,我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国资委副主任姜志刚等带领国家相关部委、金融机构及民盟的专家专程到上海振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实地调研企业自主创新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要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摒弃粗放的发展方式。但这一点在行动上却未见形成共识,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繁荣的表象让很多人没有看到资源、环境、社会成本等深层次的问题,这可能会使我们今后的改革发展付出痛苦的代价。在我们陶醉于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炫目光环时,一连串的考验不期而至,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社会问题的滞后作用集中显现,更直接的因素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北美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及国内人力成本节节攀升,使得我国外向型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形成倒逼机制,成为关乎企业兴衰的、迫在眉睫的现实抉择。只有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的道路,中国企业才能走出困境,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质的飞跃;而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只有企业真正实现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才能最终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振华重工是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典型,因此我希望在振华的调研能给中国企业界提供一点鲜活的经验,事实上我们也达到了这样的目的。振华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企业,它给我留下两点最深刻的印象。一是公司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果断布局国际高端市场,他们的目标是振华永远争第一,通过自主创新潜心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形成一整套灵活的人才机制,形成了鼓励年轻人创新、包容失败的氛围,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4%,设计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总数将近1/4,已有20多项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凭着这种为民族工业争光的精神和领跑世界先进水平的强大实力,他们硬是拿下了一个个传统制造业强国家门口的订单,港口机械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连续10年达到75%以上,迫使日本、德国等港机制造商逐步退出市场,改变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质差、价廉、无序竞争的印象,让中国名牌响遍了全世界。
二是主动因应国内外市场变化,依靠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二次创业。振华在企业兴旺的时候,没有满足于既有的成绩,而是未雨绸缪,在做强主业的同时,主动进军高端、高附加值的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海洋工程装备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华人深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与市场两头在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是没有出路的,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着力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抢占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高点,他们屡屡创下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纪录,一举打破西方强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技术垄断,成为世界上能设计、制造大型起重船的三大企业之一,成功地完成了由单一市场结构向适度相关多元市场结构的转型,从而夯实了企业抵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传统产业方面,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市场严重萎缩的现状,振华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我认为,其核心是适应当前世界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潮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换代。如其研制出的全自动化码头系统,大幅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营运费用为等效传统码头的一半,带动港机市场向“低碳、环保、智能”方向调整。另一方面是推动制造精细化,防范运营风险,向管理要效益,实现发展模式由相对粗放化向更加追求质量与效益的精细化转变。
诚然,振华当前面临的困难也是毋庸讳言的,但我还是对这个企业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而且我坚信它不会重蹈胶片巨头柯达那样的宿命。因为振华的企业文化中,有很强烈的担当意识、忧患意识,它敢于直面挑战,与时俱进,我们的企业大多缺乏这种精神。我称赞这样的企业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它履行了大型国企应该履行的职能——成为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在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引领作用,它代表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树立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因此,我们都应该为振华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让我国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行列,实现一百多年来无数先辈为之奋斗的实业兴国的梦想。(张梅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