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苹果”未必那么光鲜

时间:2012-02-15 08:47   来源:齐鲁晚报

  苹果公司商标侵权案正在进一步发酵,全国多个城市的工商部门介入调查苹果iPad产品,并且要求商家下架苹果iPad。有媒体报道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家大型电子城,店家说“想买iPad2得去库房拿货,柜台没有样机,因为当地工商部门已经要求将iPad2下架了”。 

  苹果被“咬”,“果粉”们很痛心,可是苹果这一口被“咬”得并不冤。对于不了解此次iPad商标权属案前因后果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风光无限的iPad竟然也一直官司缠身,这个“苹果”也远不如产品上的标识那般光鲜。 

  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科技的商标之争中苹果败诉,很多“果粉”忿忿不平地指责深圳唯冠,“既然打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牌子,为什么不早一点维权,而是看到苹果产品蹿红之后才开始要价?”“果粉”们对苹果的感情可以理解,但深圳唯冠何时维权以及采用什么手段维权这都是它的权利。策略也好、投机也罢,在商业的战场上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围观者大可不必对当事者施以道德重压。 

  这个时候,其实不妨反思一下苹果为何会陷入侵权的漩涡。2001年深圳唯冠是香港上市公司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当年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获得“iPad”两个商标的注册。而苹果产品的大面积蹿红实际上仅仅是最近4年的事情。苹果在海外市场上,它几乎把所有关于iPad的商标版权协议购买了。2009年底,英国IP公司和唯冠国际在台湾的子公司即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商标转让协议,台湾唯冠以3.5万英镑的对价向英国IP公司转让旗下的所有商标,包括“iPad”两个商标。2010年2月,苹果又与英国IP公司签订了一份《权利转让协议》,英国IP公司向苹果公司转让有关商标(即台湾唯冠转让给英国IP公司的所有相关“iPad”商标)的所有权利。 

  个中缘由看似复杂,简单归结起来便是,在这一系列谈判过程中,苹果公司忽视了深圳唯冠的存在,为日后的商标侵权埋下了伏笔。尽管“果粉”们对苹果败诉及苹果iPad被下架忿忿不平,但不得不承认,“商标门”其实是苹果公司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如果苹果上诉后依然败诉,苹果若想继续在中国大陆使用iPad商标,需要就商标权转让事宜进行谈判,依据iPad目前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苹果难免要出重金购买。否则,苹果就必须停止侵权行为,要么改头换面,要么不在中国大陆销售iPad平板电脑。 

  深圳唯冠这一“口”维权不见得会伤着“苹果核”,但它至少可以引发旁观者的思考。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正日益完善,任何人都必须对知识产权存有敬畏之心。苹果靠着自己的技术专利以及它所附带的价值观所向披靡,但无论你有多么牛气,在法律面前必须低下傲慢的头颅。苹果被“咬”,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商业策略的失误,也不是大意失荆州,而是内在的傲慢所致。 

  很多城市的苹果iPad被匆匆下架,这一次工商部门执法的雷厉风行反而遭遇“果粉”们的不解。一些“果粉”表示,国内也有很多山寨产品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怎么不见工商部门出面执法。山寨产品的盛行并不能成为放纵苹果侵权的理由,虽然说“果粉”们的质疑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但这也为工商部门提了醒: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仍然任重道远。(陈方)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