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何连续跌停

时间:2011-12-19 13: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谓波谲云诡,一改往日缓步升值的走势,而是趋势逆转,连续多个交易日触及“跌停线”,贬值压力骤增。这一异常现象,为人民币汇率历史运行所罕见。

  笔者认为,结合近期部分国际金融机构的集中表态,可以折射出当前做空人民币、做空中国已经吹响“集结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此次做空中国,极可能是“狼群效应”而非“羊群效应”。在中国目前巨大的经济能量面前,当前做空人民币显然不可能是个体行为。那么,这到底是众多独立个体从众行为造成的“羊群效应”?还是有着明显利益企图的理性决策呢?笔者认为,此次集中做空中国行为,很难说是一种“羊群效应”,更确切说应是一种“狼群效应”。相较于“羊群效应”,“狼群效应”更具有侵略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也会带来更大的危害。一方面,据报道,此前一段时期,就有一些知名国际金融机构集中发表看空结论并提出投资建议;另一方面,此次事件发生在欧美各经济体遭遇不同程度困难,六大央行联手干预市场,对于资本的“饥渴”已经显露无遗的时期,也就很难撇清发达经济体政治因素的存在。正是在“狼群效应”的冲击下,有着庞大外汇储备支撑的我国汇率出现了历史罕见的走势,这也进一步凸显出当前外部冲击的能量与威力。

  其次,人民币汇率的急速贬值对我国弊大于利。相较于人民币升值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人民币贬值则可促进企业出口,扩大国际收支顺差。而且,美元的走强还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贬值风险在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贬值具有一定利好。但是,急剧贬值则可能给实体和虚拟经济造成巨大损害。一方面,对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急速波动,会严重紊乱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扩大其面临的汇率风险;同时,人民币剧烈贬值所带来的外资大量出逃,则可能造成部分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加速向本国转移资产、利润,降低在国内投资规模,从而对经济运行甚至就业造成一定压力。另一方面,对虚拟经济而言,人民币剧烈波动为“热钱”的投机提供了土壤,可能造成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热钱”急剧撤出,进而对市场秩序造成一定冲击。数据显示,在9月外汇储备大减608.16亿美元之后,10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也罕见地减少了249.9亿美元,为近4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这进一步说明,伴随人民币升值预期趋弱甚至逆转,“热钱”撤离也将加速。

  第三,当前做空人民币汇率并不足惧。仔细观察其实前12天实际跌幅只有0.29%。一方面,我们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在手,这是抵御外部冲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障。另一方面,相对于“热钱”的流入,对“热钱”流出的监控更有效,手段也更丰富,预警信号也更为及时。而且,从经济表现这一最能决定一国货币价值和走向的因素来看,当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中国,经济运行的态势依然稳健,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这也决定了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走稳向上仍有一定空间。当然,当前出现的做空事件也给中国参与欧洲债务危机救援提供了一个警示,那就是在未有效防控自身风险的情况下,中国参与救助要审慎和适时适度,要充分考虑自身实力。

  第四,构筑有效的“抵御做空”防火墙不容迟缓。本次做空人民币的行为,虽然能量不足为惧,但是考虑到在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一枝独秀增大了再次遇到外部集中冲击的可能。因此,提前做好抵御风险的防火墙就非常必要。具体而言,一是着力推动经济内生动力的形成,提高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降低经济对外围环境的过度依赖,减少风险传染和暴露可能;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应求稳、可控,要充分吸取上世纪80年代日本推进日元国际化过于激进的惨痛教训,稳步渐进式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三是大幅提高金融市场“蓄水池”的宽度和深度,通过大力发展债券、外汇、衍生品等金融市场,充分吸纳境外热钱和离岸人民币回流,提高应对大规模资金进出的延展性和弹性,避免此类资金流动冲击实体经济。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