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为资金链断裂所困,一部分温州商人选择了人间蒸发,经过媒体的传导放大,引起了全国舆论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政府启动了救济程序,意图帮助无路可走的欠贷者度过难关。
对于这次拯救温州的行动,社会各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救温州就是救赌徒,用纳税人的钱去救以赌为主的温州有巨大道德风险。
韩志国说的没有错,据10月10日证券时报披露,数据显示,温州消极逃债的企业多数不务正业,在消极逃债的企业主中,有的将巨额资金输在了澳门赌场,有的用于炒作房地产或投资矿业导致资金链断裂,这是咎由自取。
用纳税人的钱对温州赌性十足的恶意逃债者输血实在不可接受。一方面,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紧缩银根的背景下,全国都闹钱荒。前几年,四万亿流动性泛滥,全国各地到处铺摊子、上项目,过惯了钱多的好日子。现在国家关紧资金闸门,缺钱的不是温州一地,只对温州输血,有失公平。另一方面,温州的民间资本活跃,炒性十足,前些年,正是他们把房价、物价炒上了天,对这些投机资本采取宽容态度,等于让宏观调控政策自废武功。
对于温州的借贷危机,媒体不能放大,同时要警惕某些利益集团借炒作借贷风波,向中央政府施压,从而让政府放松银根,使投机资本接上资金链,再次在市场兴风作浪,牟取暴利。从公开信息我们看到,这次温州借贷风波,真正搞实业的影响并不大,即使有影响,跟全国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受冲击最深的,是不务正业的投机资金,而这恰恰是宏观调控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正面效应。温州的投机资金有很大部分是炒房的游资,现在房子炒不动,那些借高利贷的炒房者,只得抛房套现。最近,温州的炒房者,频频在上海、长沙、苏州甩卖房产,没有温州人炒房,全国的房地产市场确实要安稳许多。但是,温州人的赌性还在,温州的炒房者并没有金盆洗手,他们蛰伏在全国各地的售楼处等待时机,一旦温度合适,就会重出江湖。这股炒风不除,房价就不会停止上涨,再多的调控政策也会打水漂。
救温州就是救赌徒,这话虽然有些麻辣,但理确实是这个理儿。为遍布温州的炒房客、脱离主业借贷豪赌的奢靡企业主融资输血等于农夫把蛇捂暖,将祸害无穷。全国范围的炒风,追根溯源,当以温州为发端,盛极一时的温州炒房团,成为全国炒房客的标杆。抑制温州的炒风,具有引领全国风气的风向标意义。
关紧资金闸门,给温州的炒风泼一泼冷水,更有助于温州人从理念上回归实业发家的本位。想当年,温州商人的形象可不像现在这样恶劣,他们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的创业精神曾被国人视为楷模。然而,近年来,温州精神已经变味,开始滑出实业的轨道,热衷于投机豪赌,崇尚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老一代温州人挑着货担、睡得地铺的吃苦精神已经式微。那些沉迷于钱生钱游戏的温州人已经丢掉了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温州内核,这是十分可怕的精神堕落。丢掉工厂揣着支票游走于城市楼盘豪华赌场的温州人,你对他还有多少景仰之意呢?
浮云散去,把时间跨度适当拉长,你会发现,泡沫终归是泡沫,永远成不了化石。一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在起作用。暴发户式的增长,只是短命的激情脉冲,何处来还到何处去。很难想像,瑞士人不专注于手表,德国人不专注于汽车,日本人不专注于电器,而是像我们这样全民一窝蜂地炒房,世界上还有瑞士、德国、日本的一席之地。对政府来说,不是拨一笔款子,从经济上接济温州,而是帮助温州人重新拾起以实业安身立命的优良传统,通过劳动积累财富。对温州人而言,还是要把打火机、纽扣、拉链这些小玩意做好,做到世界各地,做成百年老店。把产品做成品牌,把手艺做成文化,绵绵不绝地传承下去。温州人终有一天会发现,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没有实业做支撑,人的精神会懈怠,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不救温州就是救温州,给温州兜头一盆凉水,好让温州人从虚火中脱身,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