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CPI跑不过肉价”更像是“公关”

时间:2011-09-23 11:13   来源:中国网

  9月20日,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举办“统计开放日”,针对网友对CPI涨幅数据的质疑,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庞晓林称,每个人心目当中的标准不一样,导致对物价感受不一。他还解释说,普通市民对前几天、上周或者上月的价格走势比较敏感,从统计学来讲这是“环比”;但CPI是就去年同期作比,是“同比”。而且统计数据是公布上月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也会与市民感受有一定距离。(9月21日《新京报》)

  统计部门利用“统计开放日”,广泛开展与媒体和公众的现场交流,并对被公众置疑的统计数据“不准确”现象当场予以答复和解释,是统计工作日益亲民化或“接地气”的标志。然而,仅就这一次被人热议的“统一开放日”而言,笔者看来更像是一次“公关”。

  “统计开放日”不过是一年一度,无论是之前重庆、广东、山西等地开展的“统计开放日”还是日前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举办的“统计开放日”,由于这类“开放日”行动本身的稀缺性,一年才一度的与公众的坦诚交流次数,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类似于商家“促销”式的“公关”。

  在每年的两国人大期间,部分人大代表总会抱怨对财政预算案“看不懂”,确有专业技能的原因,但类似的专业知识“宣传宣讲”的多了,公众或代表们自然就看懂了。某种意义上,对于统计数据的“置疑”或专业所限产生的“置疑”,也恰恰说明一些部门“平时不烧香”,却“临时抱佛脚”。而一年一度的“统计开放日”也终给人带来一个“临时抱佛脚”的影子,说其带有“公关”性质并不冤枉。

  类似的“置疑”年年有、甚至月月都有。笔者记忆犹新的是,早在2006年9月,新华社报道称,“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对一直以来受公众和媒体质疑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偏低的问题作出了解释。这位负责人称,由于个体感受与总体平均的差异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等多种因素,有人会觉得数据偏低。”上述“解释”与时下的“解释”几乎如处一辙,年年有类似的“置疑”,年年有类似的“解释”,却年年没有解决“置疑”,年年并没有根本上改善,无论如何也让人对“统计开放日”有了又一次“公关”的判断。

  退一步说,对统计数据尤其是CPI数据公众存有置疑,真的是公众不懂“专业”、是“感受不同”吗?我看未必。近年来,不仅对于统计数据CPI置疑极多,对于最低工资上涨的统计(最典型的是2008年发布的全国18%的工资涨幅)、房价涨幅的统计、再到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GDP总量的统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年年全国GDP和地方GDP高达万亿的“误差”,且“误差”逞上涨趋势,2009年1.4万亿,而2011年仅上半年就“误差”2万亿),基本上没有一个不受到置疑的。问题恰在于此,如果仅有那么一两项有疑问和置疑也罢,但基本上最大多数统计数据一发布总会有大量公众予以置疑。这肯定就不能将板子完全打给老百姓的“感受”或不懂专业的原因上。

  为了消弥置疑而搞带有“公关”性质的解释,笔者以为这终归是不靠谱的,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释一而再、再二三的置疑。要想让统计数据回归理性、更接近民意和公众感受,统计方式方法或统计口径需要进行科学的改革。“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一个个统计数据是“曲高和寡”的,也仅仅是让极少数人感觉到是“正确的”,那么,这样的统计数据存在的意义就不太大了。如果消弥统计数据置疑,也仅仅是一次次“公关”,“CPI跑不过猪肉价”那就是必然。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