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存贷款“一减一增”折射什么?

时间:2011-09-13 14:28   来源:中国网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8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962亿元,同比少增3736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5485亿元,同比多增93亿元。(9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一般认为,贷款同比增加可能有这样几个因素:一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反响强烈,8月贷款同比增加有利于缓解这一现象;二是保障房建设正在加速进行,对贷款需求强烈,貌似贷款增加在情理之中;三是为缓解商业银行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造成的资金紧张状况,央行减弱了回收流动性的力度,商业银行有了放贷的资金基础。然而,有两点需要警惕:首先,8月放出贷款5485亿元,比去年8月份还增加93亿元,这么多贷款是否都进入实体经济值得怀疑。如果都进入实体经济,那么,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应该得到大大缓解,而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这些贷款大多还是进入了上市公司、垄断性行业性大企业和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里。当然,不排除一部分贷款绕道进入中小企业,而这绕道进入的资金都是高息贷款或者高利贷。这就是说,上市公司得到的贷款转手以高息形式贷款给中小企业,加之各种途径的贷款以高利贷形式进入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在大大增加,融资难变为融资成本畸高,对中小企业都是死路一条。也就是说,不排除高利贷诱使商业银行8月份贷款同比增加。其次,8月份CPI同比上涨6.2%,虽然比7月份略有回落,但是,仍处在高位,预计受中秋国庆双节影响9月份物价仍将冲高,因此,8月份贷款突然呈快速增加,对实体经济无益,对物价却有害。传闻央行已经对贷款增加较多的工行、建行、农行发行了超过200亿元的定向央票,由于利率较低,其被视为具有一定的“惩罚”性质。通胀高企告诉我们,贷款这个货币投放闸门仍不能松。

  8月份存款比去年同期少增加3736亿元,这可不是小数目。这折射出由于长期负利率现象,资金正在从金融笼子里快速流出,说明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正在弱化。这部分从银行存款流出的资金没有进入股市楼市而是进入了高利贷市场,这对中国经济影响是巨大的,其正在酿造中国巨大金融风险隐患。

  更加应该注意的是,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5.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7.33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和10.7个百分点。M2比M1增速快、M1比M2同期下降幅度大,说明资金流入银行定期化严重,折射社会资金趋利化、规避风险意识增强,整个实体经济活跃度大大降低,从货币流动上反映出经济出现低迷征兆。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工信部刚刚公布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称,中国中小企业利润率已不足3%。社会巨额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意愿不强,或者以高利贷形式进入实体经济,对整个经济都不是吉兆。

  通胀高企、实体经济萎靡、巨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意愿不强或进入高利贷市场,这些复杂经济现象和经济金融风险交织在一起,加之,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几率增大,给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巨大挑战,到了决策层拿出智慧应对的时候了。

  面对这种复杂经济形势,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孤军奋战不行,财税政策工具之剑必须闪电出鞘。在货币政策不能有丝毫松懈的同时,再次疾呼:实施大规模大幅度减税降费、国企特别是垄断国企大幅度让利,给民营企业、民间投资腾出发展空间,激活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同时通过减税降费减轻通胀压力,用著名经济学家曹建海的话说就是:通过减少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增加不动产保有税的方式降低物价和房价。大幅度减税降费、垄断国企让利一举四得:刺激经济、抑制通胀、减轻企业百姓负担、调节分配关系失衡。要坚决控制人民币过度过快升值,像日本、瑞士一样干预汇率,遏制人民币无节制升值。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