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被处以200万元罚款,但涉嫌违规散布涨价信息的联合利华本周仍处于媒体的高度关注之下。其稍后发布的声明不仅被媒体解读为“态度傲慢”,而且有国内媒体和专家认为,相关部分开出的罚单金额太小:“相比可能的违法收益,违法成本太低。”
5月6日,针对联合利华在国内开展的违规涨价行为,上海市物价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联合利华作出200万元处罚决定。联合利华随即发表声明,称“充分了解中国国情,尊重国家发改委及上海市物价局的决定。”在“尊重决定”的基础上,联合利华不忘强调“一贯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联合利华全球商业准则。”
不过一周以来,这一“声明”被媒体解读为“态度傲慢”,“认罚不认错”。
事实上,联合利华所指的“一贯遵守准则”并不确切。自上世纪至今,包括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在内的日化巨头因为“价格问题”而在国际上吃到的罚单远远高于中国行政机构所开出的200万:
就在被物价局和发改委出台处罚决定前不久,联合利华就因为“操控价格”的原因在欧洲被处以1.04亿欧元的罚款。
相似的案例屡见不鲜:2008年,欧莱雅西班牙分公司因为涉嫌违规涨价,收到金额为2320万欧元的罚单;由于同样原因,宝洁公司收到罚单金额为1200万欧元。而就在今年3月7日,西班牙反垄断监察机构国家竞争委员会宣布,对欧莱雅、宝洁、汉高等8家日用品制造商处于5000万欧元处罚。
如果按照国际惯例计算,此次联合利华在国内涉嫌违规涨价所受到的200万元人民币处罚,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据悉,欧盟给日化企业开出的最高的价格操纵罚单达3亿欧元。
上海市社科院经济所专家指,从历史上看,日化品巨头在历史上的每次涨价都呈现出“相互跟进”、“合谋窜通”的现象。因此欧盟国家对于此类违法违规事件,开出的罚单数额巨大。而对联合利华这样的大公司而言,国内政府机构开出的200万元罚单数额极小。如过此次联合利华操纵涨价成功,所获取的长期暴利将远远高于罚金。“相比违法获益,违法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可能危险的传达了错误的信息:跨国巨头在国内违法成本太小;这或许变相诱使更多的跨国公司试探性触及中国政策底线”。(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