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改委14日联合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要求银行自今年7月1日起免除11类共34项服务收费。(《北京晨报》3月15日)
尽可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亘古不变的市场规则,也是国内银行一再巧立名目、擅自收费的挡箭牌。殊知,这种市场游戏规则的建立,取决于市场竞争的自由化与充分化。而2010年上半年,五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占所有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的80%。不难看出,国有控股银行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至于这种优势到底是通过丛林法则式的激烈竞争,至而脱颖而出,还是凭借垄断地位以及政策性重组才实现的结果,只要问一问那些因为缴纳水、电、气等费,不得不在国有银行的服务窗口前排着长队,不得不忍受低质服务痛苦的客户想必略知一二。
实际上,在2010年上半年五大国有控股银行那炫目的成绩单中,更为耀眼的是,五家银行手续费业务较前年同期增长35.13%。以建设银行为例,上半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速达43.6%,远远超过息差收入增速的14.96%。这意味着,银行仅仅罗列收费项目,便可制造超常的增速。因为垄断,加之中国银联与彼此的暧昧关系,原本应当通过竞争压降或者取消的费用,反倒成为各方心照不宣的“不约而同”。想想也不难理解,既然大家可以团结协作,以近乎“零成本”,空手套白狼,又何乐而不为?这肯定不是一个竞争自由和充分的市场所能表现出的市场本色。银行跟风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本身就是反市场的现象。
既然形式上的竞争并不能达到压降收费项目和数额的目的,既然彼此间理应具备的竞争关系异化为团结协作,这实际上意味着,市场通过竞争实现的成本调节功能趋于失灵。砍掉几个收费项目,短时间内可能令消费者收到一定实惠,但倘若银行间的竞争关系依旧,银行的收费冲动又未能有效纳入相关制度予以严格约束,那么当前的滥收费现象必不可能根绝。对银行而言,只要稍加改头换面,便可卷土重来。(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