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上海海善投资一位经理表示,近期外资在房地产领域相当活跃,不但开始考察收购项目,还有一些与国内开发商进行接触。中国监管层从2月开始的在13个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组织开展的应对和打击“热钱”的专项行动中,已查实190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73.5亿美元。据分析,这73.5亿美元有较大部分已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
众所周知,自去年年底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和措施,遏制房价非理性上涨。可以说,我们看到了一定的效果,部分地方的房价有一定的下降,部分地方的房价即使没有下降,也正处在市场博弈期,开发商与购房者似“冰火两重天”。但是,总体上说,调控房地产新政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绝大多数开发商都在坚挺着,而且正在积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在这一轮博弈中,购房者能否胜出,不是购房者自己能决定的,而要看政府是否坚持挤压房地产泡沫的决心和开发商能否得到资金的支持。
尽管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希望房地产继续火热下去,但是在调控新政的高压下,也难有作为。然而,“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外资已瞄准国内开发商的资金缺口,种种迹象表明,已有几十亿美元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因为,“国十条”等调控政策只针对内资,而不涉及外资。今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规定,《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之外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即可核准。也就是说,在不少地方政府把推高房价作为谋求GDP增长工具的大环境下,只要外资觉得房地产有利可图,有可能随意进出我国房地产市场。
我们应谨防外资干扰我国房地产新政,这不是危言耸听。一是欧洲债务危机使国际资本逃离欧洲,中国市场的迅速回暖可能成为这次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二是我国正在挤压房地产泡沫,融资收缩,开发商急需融资。此时,如果外资向开发商伸出“橄榄枝”,那房地产调控新政就可能被化解于无形,房地产市场就可再现疯狂。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外资的背后有着国际银行家的背景,外资一旦在我国形成“火候”,房地产的泡沫就可随意吹大,让我国重演日本悲剧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外资的动向,并“亡羊补牢”,避免外资吹大楼市泡沫再次集聚风险,确保调控成功,利国利民。(张魁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