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战“疫”复学组合拳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全国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高校要扛起政治责任,守护师生平安,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强大力量。
首先,要做好开学准备工作,认真上好在线文化课。高校人员密集度高,师生日常往来交流非常频繁,无法完全隔绝,万一发生病毒传播,出现聚集性疫情,后果将难以想象。因此,高校应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扎实部署相关防范措施,准备好充足的防控物资,完善人员测温、排查、应急处置、信息报送等防控制度,为复学做好准备工作。目前线下教学受阻,高校均按照“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开启网课。在线教学属于新生事物,亿万学生同时在线上课,对教学系统带来很大压力。高校需要不断完善线上教学模式,及时解决线上授课问题,推动在线教育系统持续迭代升级,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在线教育的重点在学生端,高校应尽心打造精良网课、充分利用优质慕课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从而引导学生自主上网课,增强学生获得感。
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心理育人。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疫情是影响整个社会的大事,全社会都在共同抗疫。高校应抓住机会,把全国人民共抗疫情作为思政教育的实践教材,整理汇总抗击疫情的正面素材,宣讲疫情阻击战中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增强广大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此外,疫情对社会各个领域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对学生心理带来冲击,一些人的亲朋好友感染病毒,体验到同胞面临的伤痛,还有一些身处疫区的学生,亲身感受到疫情灾害,留下了心理阴影和创伤,并由此产生应激反应。高校要关切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未雨绸缪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动员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学生干部等力量,了解掌握学生身心状况,针对性做好心理干预、疏导等。可以借助心理健康咨询、心理教育中心等社会机构专业力量,帮助师生做好心理防护,缓解疫情焦虑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最后,要深化服务育人、做好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当下正值毕业季,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春招的正常节奏。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874万人,由于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在疫情期间,高校应多措并举推进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重点关注毕业生群体,做好、做实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由于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无法入校开展校招,高校可以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校招,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推进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节省环节和时间,提高在线校招效率。同时,高校要响应国家政策,鼓励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积极主动进入基层服务,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国家发展效力。高校可以考虑建立线上毕业就业服务制度,积极回应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中,让广大毕业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增进对母校的热爱之情。(作者:全家悦,系西北工业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工作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