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法制日报:明确标准是规范外卖重要一步

2017年08月08日 10:30:00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堂吉伟德

  外卖配送员不应进入消费者家中、收取小费或有其他不文明举止。8月5日,《外卖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T/CCPITCSC007-2017)在北京发布,本标准规定了外卖配送的服务机构要求、服务人员、服务流程、异常情况处理、服务质量控制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内容,为外卖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8月6日《京华时报》)。

  “互联网+餐饮”所催生的外卖行业方兴未艾,呈现了繁荣发展的良好业态,并在同体异质的竞争中获得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快递员改行送外卖”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明确外卖配送服务的标准,却是网络订餐服务不可忽视的体系性问题以及进行系统化改进的现实课题。

  网络订餐服务乱象屡被媒体曝光,在央视“315晚会”的节目中,晚会调查组在“饿了么”平台上,用公共停车场作为地址申请开店,只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信息,竟然顺利地通过了“饿了么”网站的网上审批流程。不到30分钟,记者的“餐厅”就“开张”了,并且可以成功接单营业。光鲜的外卖餐饮服务企业可能是无证无照、污水横排、环境极差的“黑餐馆”。在配送环节,以配送人员为例,配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人员、服务流程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从而出现了诸多较为集中并带有共性的问题,比如不遵守交通规则、横冲直撞、野蛮驾驶,还比如对“好评”的高要求而不断骚扰顾客,再比如对点餐人员起色心引发违法犯罪的恶性事件。

  究其原因:一是网络订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整个行业都呈现出粗放式、野蛮式扩张之态,准入门槛低且行业标准缺失,行业建设和规范的步伐相对滞后。二是外卖配送从业人员缺乏资格准入,加上对资格的审查、素质的把控尚无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在外卖供不应求的前提条件下,人员招录囫囵吞枣则会导致良莠不齐。诸如对送餐员进行实名认证和过往犯罪史调查以及对送餐员进行交通普法和技能培训等都没有做到位。

[责任编辑: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