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葛宇路”弄假成真拷问公共管理
道路谁来命名并非简单的权力问题,而是要求必须统一、规范、及时,否则就会留下空间。一旦被其他社会主体取名,约定俗成后就会形成先入为主的巨大惯性
近日,一则《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传。文章中称,一位名叫葛宇路的学生从2013年起寻找地图上的空白路段,并贴上自制的“葛宇路”路牌。随后,高德地图等地图收录这条道路,这条本来无名的道路竟以“葛宇路”这个人名来命名。7月11日,记者从双井街道办事处了解到,这条道路目前其实还没有正式被命名(7月12日《北京青年报》)。
一个不争的事实,路就在那里,对于周边的百姓而言,叫什么、怎么叫,其实就是一个符号。就像过去农村把孩子唤作“阿狗”“阿猫”之类的,雅与俗倒是其次,叫多了约定俗成了,便成了公认的指示符号,就算有一天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恐怕也难让人记住。道路命名同样如此,周边百姓或许没有管理意义上的命名权,却有称呼认同的心理。例如,不少城市都有人所共识的“花街”“好吃街”之类的,这都不是官方的命名,而是认同积淀的结果。
人走的多了的地方自然就是路了,指代叫多了的符号便成为“名字”,“葛宇路”就是这么炼成的。没有必要苛责葛宇当初想拥有一条用自己名字命名的道路的奇怪想法。2013年他发现这么一段无名道路,给它竖上“葛宇路”伪路牌时,只怕恶作剧抑或行为艺术的心理要多于变成的正式道路名字的期待。
到了4年后的今天,“葛宇路”尽管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但它已经有形无形地扎根在现实生活之中,成了周边居民的指示符号,还被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两款软件所收录和运用,有了广泛的影响。“葛宇路”成了事实上的路名。
“葛宇路”弄假成真应当说是乘虚而入的结果。“葛宇路”路牌几年间就那么立在路上,李鬼在那儿却总不见李逵,又如何能不让人们信以为真呢,更何况谁会在意它的真假。而据记者调查显示,“葛宇路”原本是2007年修建苹果社区时的一段延伸道路,至今都没有正式命名。公共管理者不为,葛宇恰恰补了位,只不过手段与方式让人啼笑皆非。
可见,关于“葛宇路”该不该用人名来命名以及葛宇有没有权给道路命名的争论,都没有实质意义。要看到的是,现行地名、街道命名的相关法规并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管理机构的工作规则,是指导命名的基本原则与依据。不管什么原因成全了“葛宇路”,归根到底还是相关管理机构对该道路命名管理的失控,个中问题值得反思。道路谁来命名并非简单的权力问题,而是要求必须统一、规范、及时,否则就会留下空间。一旦被其他社会主体取名,约定俗成后就会形成先入为主的巨大惯性,再度介入更正,成本就很高,而且群众会产生认知上的紊乱,“葛宇路”就是的这样尴尬典型。
[责任编辑:韩静]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