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
孟郊是中唐以后的著名诗人,被认为是继陈子昂、李白、杜甫而起“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的诗人。在他所写的大量乐府和古诗中,有一些以朴素的语句表达了深切的情思。《游子吟》以比兴和简单的语句,表达了真诚而执着的情感,“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成为《孟郊集》中最动人的诗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来。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中华文化提倡孝道,其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家族亲情,对家庭关系,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形成坚韧的伦理实体并经久不衰,与这种孝悌之德的弘扬及其所形成的稳固家庭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孝悌之情的扩展就是“忠恕之道”。“忠恕”由“仁”派生出来,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中介环节。孔子认为“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其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在此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
传统孝道珍重生命的价值,不仅珍重活着的生命,而且也珍重死去的生命。这要求人们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的事业,继承祖辈的积极精神和意志,使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人、持续兴旺发达。同时,中华文化还重视“知恩图报”,民间早就有“投之木瓜,报之桃李”的道德教训。孔子把“孝”的准则诉诸回报的情理,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文化强调要报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忘恩”则与“忘本”“负义”同义,必然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在漫长的文化积淀中,“知报”成为中国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征。
中华文化的孝道意义还不止于此。虽然人出生后就独立于父母之体,但人的根还扎在那里,基还存在那里,故而孝敬父母实际上也是在培固自己生命的根基。中华文化强调孝敬父母,不仅有人道、家庭伦理层次上的意义,还包括更深刻的生命意义。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由大自然和祖祖辈辈等诸多的时空因素演化而成,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一条前因后果长线中的一段,一个诸多因素联系网上的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孝道就是夯实做人的根本,筑牢家庭和谐的基础,为社会和谐提供不竭的源泉。(作者: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