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1日《长沙晚报》)
中国老农们了如指掌的二十四节气,如今入了“非遗”,这让人喜悦之余,也带来某些感慨。喜的是,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性符号,二十四节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高度重视,其入“非遗”,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意义;令人感慨的是,这个二千多年来在中国妇孺皆知且广泛运用的知识体系,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乃至要列入“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
只要稍懂农事的人就都知道,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归纳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其对于人们掌握气候、适时耕种,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这从一些谚语中就可见一斑。比如北方谚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就是把节气当成气候的指示标,二十四节气宛如温度计上的刻度;又如湖南谚云:“春分种菜,大暑摘瓜”,则是把具体的农事与节气对应起来,二十四节气恰似指挥、引导春种秋收的鼓点。这一知识体系并非粗浅、模糊的经验总结,它具有令人惊叹的科学性和准确度,比如冬至这一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如此极具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知识,为何当今却让不少人觉得生疏?原因就在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这一知识体系的依赖度越来越低。且不说规模空前的城镇化建设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单说农业生产本身,也摆脱了“看天吃饭”的束缚,随着大棚、温室的运用,各类反季节作物的种植成了家常便饭。空调的普及,更使人们对于节气的变换感觉“迟钝”。在此语境下,可想而知,能有多少人把二十四节气完整地背下来。一些年轻人熟谙西方的“情人节”“万圣节”,却不知老祖宗的“惊蛰”“处暑”为何物。
今天的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当然已远非昔日可比了。种庄稼,旱灾来了可人工增雨,水灾来了可机械筑堤,蝗灾来了可喷药灭杀;建房修路,遇山可铲平、可钻洞,逢水可填土、可架桥……然而,我们总发觉自己的生存环境,远不如古人。一方面,我们离自然界似乎越来越远;另一方面,自然环境本身也常遭受触目惊心的污染与破坏。而当遭到大自然报复时,我们往往发现,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去弥补,甚至根本无能为力。据媒体昨日报道,近日,BBC纪录片《行星地球》第二季草原篇播出。该摄制组成员表示,去年他们在哈萨克斯坦高原拍摄濒危物种高鼻羚羊时,眼睁睁看到15万头高鼻羚羊在3天内相继死亡,专家相信是传染病所致。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只能是小学生。
正因为如此,我们任何一项改造、利用自然,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基础之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春秋时期老子就有句名言“道法自然”,影响深远。二十四节气,更是人类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它启迪我们,顺自然而为,方能事半功倍,五谷丰登;逆自然而行,则必遭其惩罚。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节”才能祥和,我们的“气”才能顺畅,但愿这成为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带给人类的智慧财富。(袁云才)
[责任编辑: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