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全民健身不妨向残奥健儿借“精神”

2016年09月22日 11:07:4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4岁时因意外而致左腿残疾,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不服输的精神,学会了单腿骑自行车,他是场地自行车项目的“双连冠”梁贵华;小小年纪便被一场车祸夺去双臂,又在泳池里体验飞翔,靠腰部力量出水换气、靠头部撞击终点计时器,他是残奥会“四朝元老”“十金王”许庆;右腿行动不便却不掩从容优雅的气质,手掌因握剑而粗糙、小臂因挥剑而粗壮却被称为“最美剑客”,她是残奥会击剑冠军、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荣静;在黑暗中向着太阳奔跑,胸前挂着金牌却看不到它的闪闪金光,她们是盲人百米接力冠军;靠双耳捕捉声音、靠双腿感受振动,再靠身体探路、运球,在千万次的摸爬滚打之上建立起赫赫战绩,他们是冲进残奥会盲人男足四强的中国队员。

  除了中国体育健儿,本届残奥会还让我们认识了用嘴控制球拍的埃及无臂乒乓球选手易卜拉欣·哈麦德、用脚趾拉弓射箭的美国无臂射箭选手马修·斯图茨曼、有视力障碍却跑得比本届奥运会冠军还快的阿尔及利亚中长跑选手拉蒂夫·巴卡……

  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有名言曰: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看过残奥会,对这句话体之愈深。完全人格之“完全”二字,可作动词解,意为欲使人格趋向完全,体育的力量堪当首位。挫折是人格的试金石,身体之不健全可谓人生之大挫折。每一时、每一事,可能都要遇到残缺的身体带来的不便。不独残疾人,健全人也可能因为长期积攒下来的不便、不顺、不如意而变得郁悒、寡欢、不自信。而体育锻炼,要让人投入到集体之中,在运动中心无旁骛,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并且在一次次进步中体验从心底升起的成就感,在一次次失败后分析问题、总结教训。

  一场体育竞技,比的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刻苦和毅力,是如何再进步一点点的智慧和钻研,是发现失败原因的敏锐和冷静,是搭台补位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在“临门一脚”时的抗压能力,是与劲敌过招时的心理素质,是逆境求生的拼搏精神,是敢闯敢赢的昂扬姿态。在体育锻炼中,人格之畸形处被磨平,欠缺处被补充,逐步趋向完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赢得一场体育比赛者,亦足以赢人生。人生即如体育赛场,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赢得一场体育比赛所需要的品质,也是人生强者所应有的品质。正如残奥会冠军许庆所说:“练习游泳这么多年,什么困难都过来了。当我面对困难时,再也不害怕了。”“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的,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

  也正因此,体育教育、全民健身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体育课被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占用是某种“实用主义”的表现,那么重视体育课、强化体育课实则具有更根本性的实用效果。体育可以强健体魄、开发智力,还能予人以不放弃、不言败、不止步的人格。有了这些,难背的语文课文、难解的数学习题、难做的英语试卷,都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大山”。

  近期刷屏的微视频《奥运与国运》,展示了国运昌则体育昌的历史画卷。本届残奥会中国健儿创纪录的辉煌战绩也让国人精神为之一振。看着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拼尽全力的姿态,在领奖台上绽放的纯真笑容,多少人会在周末打一场羽毛球代替刷手机度过无聊的一天,在张口抱怨之前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行将放弃前再咬牙扛一段路?

  唯其不易,方成完全。既恒且韧,始谓人格。(王若辰)

[责任编辑: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