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滴滴会不会蜕变为新的“出租车公司”

2016年08月19日 13:45:31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原标题:滴滴会不会蜕变为新的“出租车公司”

  消费者关心这个问题,滴滴公司也需要直面这个问题。能够让滴滴公司不出现这种蜕变的力量,只能来自市场。

  滴滴公司最近作出决定,从8月18日开始,滴滴出行平台实行司机和乘客分开计价,取消之前对司机端收取的每单20%抽成,改为每单收取0.50元,外加1.77%的管理费。据悉,滴滴出行这一新的计价方式,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线,并将逐渐全线铺开。

  滴滴打车是“互联网+”之下一个成功的典范,几年来发展迅猛。这种消费模式之所以能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公司向司机和乘客作出了让利,使它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短时间里产生了风靡效应。此次计价方式调整,主要目的在于司乘分离,并不在于要增加公司的收入。就司机来说,调整以后的单趟业务收入相比以前固然可能减少,但也有能够增加的,而乘客端则几乎不受影响。

  尽管如此,滴滴调整计价方式还是引起了较大议论,一些乘客抱怨滴滴的服务质量在下降,坐车支出则在增加。因此,不少乘客怀疑,此次滴滴调整计价方式,是否在为未来提高运价或减少甚至撤销补贴做准备?

  消费者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滴滴最近与优步中国宣布合并。尽管根据商务部的说法,这一合并还需政府部门批准才能生效,但它却预示着手机打车市场很可能将出现寡头垄断的格局。不容否认,以滴滴为代表的手机叫车市场之所以能在这几年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很短时间里出现了多家公司,这些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主要形式是争相提高给司机和乘客的补贴。但是从去年以来,随着竞争减弱,司乘双方得到的补贴在逐渐减少。那么,在滴滴最终完成与优步中国的合并,成为手机叫车市场上的最大企业后,它是否会蜕变为新的“出租车公司”,就成了消费者的一个现实担忧。

  我国传统的出租车公司之所以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关键就在于它通过政府定价这个环节,形成了对市场事实上的垄断。在这个垄断格局下,司机因为付出艰辛劳动得不到应有收入而不满意,乘客因为得不到优质服务也不满意,只有出租车公司成了几乎没有经营风险的最大食利者。滴滴打车以其新锐的营销方式撬动了出租车公司的最大利益。但是,如果它自身又产生了垄断状态,那么它所能提供的市场福利就将逐渐消失,最终成为像传统的出租车公司一样的食利者。

  滴滴会不会蜕变为新的“出租车公司”?消费者关心这个问题,滴滴公司也需要直面这个问题。滴滴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它自身不可能产生反垄断的需求。能够让滴滴公司不出现这种蜕变的力量,只能来自市场。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放松对市场的管制,让更多的“滴滴快车”涌现出来,通过永不停顿的竞争,让市场永葆活力。

[责任编辑:王怡然]

相关内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