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大陆观察

6.9%增速下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

2016年03月02日 10:31:00  来源:宣讲家网
字号:    

  2015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实现了6.9%的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中位居第一,以近10.8万亿美元(676708亿元人民币)总额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就是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却被许多国外媒体“唱衰”,中国经济失速有之,中国增长模式失败有之,中国行将“崩溃”亦有之。那么,中国6.9%的经济增速究竟意味着什么,又将给中国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本文通过实际数据,与大家一起来感受和分析。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6.9%,世界经济增长的30%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贡献于世界。受到世界经济环境十分复杂,贸易和投资增速持续放缓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速相对有所下滑,出口的美元值下降了约8%,而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只增长了6.4%,对经济的拉动力有所减弱。但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依然充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5万亿元,实际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以美元为计,2015年中国经济的6.9%增速代表新增加产出规模为7500亿美元,而根据世界银行的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总规模将增加约2.8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经济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的30%。

  1.中国经济总量

  2015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10.8万亿美元,这一规模相当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家GDP的总和,即使与美国的17.5万亿美元相比,中国的经济规模也达到了其62%。这一比率超过了前苏联全盛时期52%的水平,也超过了日本经济最为高涨时期60%的水平,而且中国经济增速仍在以美国近3倍的速度快速增长,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近一步的缩小之中。

  有的人说中国经济是由房地产构成的,甚至有报道指出,世界存量建筑物的1/4价值在中国,这样,房价的快速上涨导致了GDP因资产溢价而形成了持续快速增长。这种认识存在较大的不足,因为GDP是增加值的总和,而不是存量资产价值的总和,房价上涨所带来的GDP增量只能是以新建房的房价溢价而体现,但存量房的房价上涨对GDP近乎没有影响。从2015年的情况来看,由于新房交易量的下滑(-6.9%)和房价的平稳运行(7.4%),房价对GDP的影响近乎为零。也即2015年的中国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更好,资产溢价因素的剔除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更关注增加就业,提高劳动报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和企业的实际产出。

  2.中国经济结构

  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是9:40.5:50.5,第三产业居于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地位,并较第二产业的占比高出10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改善。而在产业内部,第一产业中的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可追溯农业占比明显提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达到32%;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加值增速达到10.2%,比工业的平均增速高出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生活服务业的增速显著加快,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的经济动力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也出现了显著的优化。2015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6.4%,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大国经济的色彩也愈加突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较东部地区快1个百分点。而城乡之间的收入结构也明显优化,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8.2%,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8.9%,城乡收入倍差下降为2.73,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3.中国经济效率

  在规模增加、结构优化的同时,中国经济的运行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以新古典经济学给出的经济增长的公式测算,2015年经济增长6.9%的增速中,有1.7个百分点来自于劳动要素的创造,有1.8个百分点来自于资本要素的创造,而属于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所贡献的经济增长达到3.4个百分点,约占整个经济增长构成的一半。

  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耗也在显著下降。2015年,中国经济的能耗强度较2014年下降了5.6%,碳排放强度较2010年下降了17%,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中国经济变绿了、变轻了、变得更有质量了。

  4.中国经济创新

  2015年,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作为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承接者和替代者的效应进一步凸显。从创新方面来看,我国的年度创新投入达到了1.45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约为2.14%,既圆满实现了“十二五”的规划目标,又大幅度地跨过了国际上创新型国家的研发投入强度2%的准入线。而在其他创新资源上,中国也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达到110.2万件,连续5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投入研发活动的劳动者数量达到约500万人,占世界研发人员总量的27%左右,约超出美国近10个百分点。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在全球首屈一指,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准备了重要基础。

  从驱动方面来看,我国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和应用推广水平也在不断上升。2015年,我国的科技成果以“顶天”“立地”为着力点,大力推进高端创新成果的转化,也大力鼓励以效率、质量、工艺和产品(服务)为特征的市场创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修订《科技成果转化法》和鼓励高校、科研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等改革的推进下,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大幅度提升,预计成果应用和转化水平将至少提升3-4个百分点,总体水平趋近20%左右。

  5.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结论为长期的实践所检验和验证。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世界经济周期阶段或是中国经济运行波动的影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保持在1/5以上,“十二五”期间,中国更是贡献了约1/3的世界经济增量。在自身做到世界经济增长“砥柱”的同时,中国经济还通过贸易、投资和国际工程建设带动和支持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广泛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和良性发展创造重要的条件。

  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总规模达到24.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但仍超过美国近500亿美元,仍居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从出口看,中国出口增速为-1.8%,明显好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情况,如美国为-6.8%,德国为-11.2%,日本为-9.4%,印度为-17.5%、南非为-9.5%,巴西为-16.0%等。尽管进口的增速仅为-13.2%,但在大宗商品的进口数量上仍保持稳定增长,原油、塑料、大豆、天然气、纸浆、谷物、铜精矿等10类大宗商品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有效支撑了世界大宗商品生产国的经济稳定和产业发展。

  2015年,中国引进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达到1263亿美元,同比增长6.4%,较世界投资增速高出约3个百分点。中国仍是全球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流入国,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引进外资的规模高达772亿美元,占比为6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超过1180亿美元,并将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对世界投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营业额突破1540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中国政府牵头组建的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都取得了重大进展:7月21日,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12月25日,亚投行正式成立。新开发银行的1000亿美元的资本金中,中国出资410亿美元,居第一大股东地位;亚投行的1000亿美元的资本金中,中国出资298亿美元,持股比例达到30.34%,投票权为26.06%,拥有对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此外,11月30日,人民币经过IMF的审核和认可,成为特别提款权(SDR)的篮子货币,权重达到10.92%,高于日元的8.33%和英镑的8.09%,正式成为世界交易、结算、计价和储备货币。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际经济事务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6.9%,百姓生活提高的7.4%

  在产出端和供给侧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同时,需求端和分配侧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经济发展成果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经济改革更多的偏向让劳动者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社会政策更加注重保基本、提标准和扩范围,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中国经济增长已更好的体现在百姓的生活之中。

  1.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66元,按年中汇率核算,超过3500美元,已经进入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的消费和投资能力也在显著上升,2015年,居民新增存款达到3.9万亿元,居民新增消费达到2.9万亿元,全年出境游人次达到1.2亿人次,境外消费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率为45%左右,这一比率虽然较美国、英国等部分发达国家为低,但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中等以上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比率水平基本适当。考虑到我国间接金融体系仍是国民经济融资的主渠道,政府仍需承担大量的经济社会事务等责任,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占比水平,但要跟随市场体系的完善、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有序进行。

  2015年,扣除价格因素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达到7.4%,超过同期GDP增速0.5个百分点,有效实现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和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提高的目标。

  2.恩格尔系数有序减少

  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用作食物消费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一般而言,恩格尔系数值越低说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国民生活越富裕。2015年,我国恩格尔系数值为30.6%,远好于40—50%的世界小康生活标准,并趋近于低于30%的富裕国家标准。中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一方面表明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3.物价形势稳定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1.4%,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其中,食物价格上升2.3%、衣着上升2.7%、医疗保健上升2%、居住上升0.7%,均处于平稳可控区间,有利于市场出清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存在较高市场租金或是具有良好效率提升空间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也属于正常情况,有利于产业创新、结构细分等发展。从生产者指数情况看,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1%,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2%,一方面保证了物价形势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指出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下滑,虽然影响实体经济企业的产出总额,但并不会损害企业的增加值率和利润率,中国经济的肌体依旧保持健康。

  4.就业和社会保障

  2015年,我国新增就业人口达到1312万人,远超年初预计的1000万人的目标,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就业促进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农民工就业27747万人,新增352万人,月均收入水平达到3072元,增幅为7.2%。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化,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地举家安置落户的改革开始起步,全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2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1%。

  社会保障的水平进一步提升,覆盖面不断扩大,公平性也越来越好。2015年,社会保险基金的总收入为43088亿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为9742亿元,占比为22.6%,提升了社会保障能力,平衡了社保体系缺口。职工养老保险金平均收入水平再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27.3%,并且实现了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并轨,保证了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障的公平和统一。2015年,启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财政供养人员也需与城镇职工一样缴纳各项社保和年金,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进一步优化。

  三、中国经济增长6.9%,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2015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协调推进的一年。6.9%的经济增速不是沿循旧制、依靠粗放式的投资和产出扩张而取得的,而是建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之上,依托在革旧除弊、兴利提效的前提下,在过剩产能和传统技术不断退出,而新兴产业和设备创新不断推进的条件下而获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可以说,6.9%的经济增速既是中国经济韧性的良好表现,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坚定基础,也是经济体制改革所必须的稳定环境和良好支撑。

  1.财税体制改革

  2015年,财税体制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稳定器”。在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财税体制改革从预算、税制和政府间财政关系等三个层面开始发力:以支出和政策为重点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整合专项转移支付,推行三年滚动预算;以“营改增”、资源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改革为重点,注重发挥税制的调控作用,完善结构性减税的框架和机制;以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为目标,适当增加中央事权,合理优化共享事权,保障中央和地方间财力与事权结构间的平衡有序。

  2.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所在,也是多种利益和矛盾纠葛的难点所在。2015年,在前期试点经验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形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规划,国企改革的进程加快。其中,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正在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资公司与国有资产监管单位之间也着手理顺和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得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要求也得到初步明确。

  3.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又要完善要素市场的结构和机制。2015年,我国在民营资本发起设立的中小型银行的组建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成立了五家有限牌照的银行;在保险业的经营、产品和管理上形成了重要创新,将社会风险纳入保险业的风险运营范围,并在巨灾保险、指数保险和保险投资基金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证券市场的新三板推进速度加快,战略新兴板市场得以组建,股指期货逐步回归风险对冲的本位,价值投资理念和信心再度建立和提升;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存贷款利率已进入到市场决定为主导的阶段;汇率机制改革仍在深化,从单一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双向开放的进程稳步推进。

  4.价格机制改革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机制改革对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基础。2015年,价格机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棉花、大豆等部分农产品转为价格区间管理机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也得以顺利推行;以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为基础,启动天然气价格改革,并逐步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推进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建设,以市场为基础引导电价合理运行;健全交通运输价格机制,以市场和服务为基础进行合理有效定价等;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强化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衔接等。

  5.投融资体制改革

  投融资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在当前,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效率和改善融资质量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年,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为重点的投融资改革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支撑政府性债务改革有序进行的同时,构建了项目库,推行了一大批典型意义示范项目,保证了政府投资能力和融资安全,拓展了市场力量的参与渠道和深度。此外,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高收益债等改革也得到了有序的推进和发展。全年11大类重大工程包累计完成投资50564亿元,有效保障了经济的稳定运行。

  6.现代产权制度建设

  产权制度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前提,是保证市场机制高效、有序的重要条件。2015年,我国在现代产权制度的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在农村产权领域,全面推进宅基地和承包地的确权改革,明确了产权和用益物权的属性,并完善农民对集体经营收益的索取权等权能;在知识产权领域,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知识产权权能,完善知识产权的债权保护制度,试点知识产权的质押和抵押权能;在国有资产产权领域,推进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改革,从而为国有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创新空间。

  2015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9%的经济增速,既非经济下行、全面减速,也非固求稳定、着力扩张,更非左右逢源、得之侥幸。这6.9%的增速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克服经济新常态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风险而取得的成绩,是着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成果。全体同志应谨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断,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在10万亿美元高基数之上的增长,也是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中的增长,这一结果来之不易。”(张鹏)

[责任编辑:张洁]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