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乌镇带来的启示

时间:2015-12-17 15:03   来源:长沙晚报

  据《长沙晚报》报道,这两天,因为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这个古韵悠长的水乡古镇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本届大会上,互联网乌镇的魅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会场内,大会专用APP,会务云系统,4G网络、无线WiFi全覆盖,会议服务全智能,互联网企业全时空……而会场外,一键报警的老年交互服务、可实时视频查看全过程信息显示的二维码养猪……在乌镇,“互联网+”元素已经全方位地融进医疗、旅游、交通等各个领域。

  在乌镇,旗袍店的老板可通过“魔镜”技术把旗袍卖到全国各地;一家小小包子店,通过二维码邀请全球的朋友来品尝江南灌汤包……小镇虽小却有大舞台,这大概就是互联网乌镇的魅力所在。而剖析它,不仅可以帮助民众窥见未来互联网生活的片段,也有助于其他地方理顺思路,赶上互联网+的浪潮。

  首先,推动互联网+需要政府有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意识。早在十多年前,乌镇便已开始布局互联网发展。2003年,乌镇西栅开发之初,就有先见之明埋下了宽带网线。当时,互联网业态远未成熟,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又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试想,如果当地没有先行先试的勇气,是很难贸然作此决策的。与之相比,如今仍有一些地方别说互联网+,连政府网站都懒得维护。这种意识无疑落后于时代,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其次,互联网+需要开放的市场思维。报道中提到,在乌镇有一家制作旗袍的企业,今年出资300万元做互联网+,开发出一套魔镜网络试衣系统,省去试衣的繁琐,打开了旗袍的销路。这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传统业态走向衰落,并不是说这个行业没有市场,而是缺少与市场联通的渠道。同样的,一个地方风景再好,如果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那么其发展只能是小打小闹。互联网由于它的门槛低,可以给绝大多数的产业、地方提供接入口,关键是互联网+的另一头有没有大数据、大市场的意识,会不会运用网络将自己的产品推出去。

  再次,对互联网功用的扬弃。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就旅游景区而言,它在招来客流的同时,也会对景区的保护产生冲击。乌镇的互联网+,不仅将传统的江南小镇文化元素基本保存完好,而且还结合当地特色,创办了国际戏剧节。以戏剧为入口,满足现代年轻人的文化需求,也增添了古镇的魅力。与此相对应的,如果不把保存独有的文化特征作为立身之本,对保护和开发进行合理规划,那么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只顾满足游客需要而产生的千篇一律的商业开发。这样的例子,在当下并不鲜见。

  从某种程度上说,乌镇的具体模式无法复制,但其中的敢闯敢试、开放创新、技术与文化融合等精神内核,却值得借鉴。环顾四周,我们不缺少类似的古镇资源,而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把这些资源盘活起来,推介出去,理应有所思考。(庹新岗)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