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险的步子能否迈得再大点

时间:2015-12-09 13:26   来源:新华网

  日前,在山东、辽宁、陕西、广西等地,部分蔬菜水果出现“价低卖难”,白菜、苹果、香蕉、梨等品种价格同比下降三四成,相关地区农民收入锐减,生产积极性受挫,甚至出现将苹果喂鸡喂猪、农民砍掉果树、农产品烂在地里等现象。

  作为果农,忙一年下来,歉收都感觉是一种遗憾,更别说血本无归了。遇到这种境况,不少果农只能自认倒霉,束手无策。

  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一直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关键,但从各地的情况看,“增产不增收”及自然灾害等因素仍困扰农业的长足发展。好在近年来一些地区推出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保险跟商业保险不同,投保中政府补贴较高,农户每亩只需投资三四元钱。农作物一旦遭受损失,能够有效解除农民受灾返贫而无力复耕的后顾之忧。

  然而,这种政策性新险种至今仍处于试点阶段。由于各地农业生产的种类和方式比较复杂,地方的财政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各地普及和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步子始终迈得不够大。还有,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是保障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产品。如今农民除种粮外,也热衷于种植收益高的经济作物。而农业保险在险种设计上侧重于粮食产量的稳定,不能有效满足农业产业多元化的需求,难以有效保障农户的损失。

  举例说,湖南张家界80%的农田属于山地,农民除种植稻谷、油菜等主要粮食作物外,同时更热衷于种植蔬菜、烟叶、柑橘、李子、梨、葡萄等收益高的经济作物,但这些都没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

  另外,一组抽样调查数字表明:有近73%的被调查农户准备自己承担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的风险,另有20%的被调查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听天由命。知道农业保险是如何运作的只占听说过的52%,而有意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为7%;在有保费补贴的前提下愿意购买农业保险的也仅仅占到所调查户数的18%左右。

  客观地说,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继国家减免土地税收、实施粮食直补后,又一项重要的惠农新政策。为了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效力,需要我们在两方面努力:一是政策性农险制度本身有待改进和完善,只要成规模的产业,无论农、林、牧、副、渔,能普及政策性保险的就尽量普及,能覆盖政策性保险的就尽量覆盖,建立一道比较牢靠的防范风险屏障;二是更快普及和推广农业保险,以提高广大农业经营户的抗风险能力,努力为农民支起一把遮风避雨的伞,作农业大发展的坚强后盾。(禄永峰)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