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财富的渠道那么多,为什么中产阶层会偏爱房产?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商品房的所有权是体现个人社会声誉、社会地位的最简单、也最重要的参照。
近几个月房市处于热销状态,10月,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33个,上涨的城市有27个。房价同比数据分化得更利害,只有16个城市上涨,涨幅最高的深圳高达40.5%,而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处于下跌状态。
房价处于颓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2014年9月末,为了稳住房价,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外,多数城市取消了限购令,央行也放宽房贷政策,到今年初,一二线城市房价开始上扬,深圳更是出现爆发性上涨。这让原本就开始分化的房地产市场越发分化。
房产是中国居民财富的主要承载。据甘犁主持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中产阶层的财富在房产上的配置比例高达79.5%,而金融资产仅有10.8%。对比2002年李实主持的CHIPS调研数据,房产价值占中国家庭财富的比重还是上升的。这些最终呈现为中国畸高的住房拥有率,CHFS显示2013年中国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世界平均水平仅为63%。即使考虑东亚人更恋家、在乎房产,日本也只有60%。
富人买房不稀奇,真的穷人买不起房子。配置财富的渠道那么多,为什么中产阶层会偏爱房产?一般的解释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普通居民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即使可以投资金融资产,过去10年的经验也表明,投资商品房的收益稳定性要远超股市,是最稳定上升的投资策略。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杭州、成都、丹东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房价一直在阴跌状态,每年依然可以消化掉巨量的房产。
有人指出,房地产是公共品的价值折现。中国目前实施的户籍制度在社会管理中有大量的应用,不管是落户、办居住证还是子女入学,都会要求稳定住所,自有住房是获得这些资格或公共服务的必要条件。例如很多城市已经放开本科毕业生的落户,但限于没有住房,户口一般挂在人才交流中心的集体户口中,按很多城市的政策,集体户口只能迁进与迁出,无法增加人口,新生儿要落户,就需要自有产权房。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制度,自有产权房也是好学区的必要条件。所以学区房、大城市商品房的价格居高不下,今年北京上海的房市中,学区房上涨的幅度也是最剧烈的。
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从社会转型与人才流动视角下来审视,为什么中产阶层配置财富时更青睐住房?魏尚进等人的研究表明,计划生育导致性别失衡,婚姻配对时出现更多的男性在竞争较少女性,攒足一套房子的首付已经成为一条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全国35个主要城市房价上升的表现,魏尚进认为其中近一半因素可以用性别失衡现象来解释。这与民间流传的段子不谋而合:“丈母娘推高了房价”。
丈母娘之所以青睐房产,也因在转型社会中,大量农民市民化,中国原有关系型社会的身份识别和声誉机制不再有效。商品房不仅可以将男方的收入、家庭财富等实力显性化,还有效增强了离婚成本,或给女方在离婚后的生活保障。
即使不考虑结婚的因素,大城市的新移民,也需要一套房子来证明自己,向其他人显示自己的实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商品房的所有权是体现个人社会声誉、社会地位的最简单、也最重要的参照。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化、大城市规模扩张进程不停止,中产阶层还会一直偏爱将房产作为财富配置的主要手段。□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