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账”十二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即将收官的“十二五”,是我国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新老换届和社会各界奋发图强、承前启后的五年,是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扬帆蓄势的五年,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往开来的五年。回顾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七大类发展目标。“对账”这些目标不难看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过去五年取得了长足进展和不俗业绩。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总量方面,我国GDP自2010年首超日本以来,已稳居全球第二位,2014年达到63.6万亿元(折合10.4万亿美元),全球占比13.3%,比2010年提高4.1个百分点,继美国之后跻身全球“10万亿美元国家俱乐部”。
增速方面,2011-2014年我国年均GDP增长率为8%,在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依然达到7%,远超世界平均增速和绝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增速。
增量方面,去年GDP增量约合8000亿美元,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年度GDP规模,或土耳其去年的GDP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2011-2014年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超过四分之一。
均量方面,201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6629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年增长33.6%。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到2014年的7380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
就业方面,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亿人,当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持续控制在5%以内。
价格方面,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2014年CPI同比增长2%。
(二)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产业结构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11连增”,今年有望实现“12连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6%。工业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25%,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在2013年首次实现对制造业的“逆袭”、上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4年占GDP比重48.2%,比2010年增加5.2个百分点。
城乡结构方面,城镇化率达到54.8%,比2010年增加7.3个百分点,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
动力结构方面,2011-201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4.8%,高于投资贡献率7.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上升为60%;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彰显,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互联网向各领域加快渗透,以“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兴增长动力加速孕育。
(三)科教水平显著提升
一方面,基础教育、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实现“双提升”。2014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6.5%,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10年提高逾34%。另一方面,科技投入持续扩大。去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2010年提高了88%,占GDP比重达到2.1%,科技经费投入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4.9件。
(四)资源环境有所改观
资源节约方面,2011-201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4%,工业能耗、水耗累计下降21%和28%左右。能源升级方面,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1%,比2010年提高 2.8个百分点,煤炭比重下降至64.2%。环境保护方面,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比2010年增加1.2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14.37亿立方米。
(五)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投入方面。2014年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比例提高到70%以上。
人口及寿命方面。2014年全国总人口约为13.6亿人,继续控制在13.9亿目标以内。人均预期寿命75.3岁,比2010年提高1.8岁。
扶贫开发方面。在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精准扶贫战略深入推进。2011-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计减贫522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2.7%下降到7.2%,今年有望再完成减贫1000万人目标。
住房保障方面。2011-2014年,全国已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230万套(其中棚改1590万套、保障房1640万套),今年前九个月开工685万套,“十二五”以来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总计已达3915万套,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3600万套的开工建设目标。
居民收入方面。2011-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844元和9892元。
社会保障方面。2012年,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去年底达到8423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4124万);2014年末,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比2010年末增加456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4965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350万人。
交通出行方面。2014年末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11.2万公里、446.4万公里、11.2万公里。截至今年9月底,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8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主骨架已初具规模。
(六)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约为4.9%。
(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简政放权。已取消和下放6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连续两年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央层面核准项目累计减少了76%;工商登记实行“先照后证”。
市场化改革。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出台国企改革意见。
财税金融改革。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税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沪港通”试点启动。
开放促改革。《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逐步走向深入。据统计,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1.12万亿美元,占我国贸易总额近三成。此外,自贸试验区、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等进程加快。
二、展望十三五:规划先行,行稳致远
回首十二五,辉煌成就将成过往;放眼十三五,光明新篇亟待开启。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新常态”的战略刻画。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三方面特征,一是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在为我国经济增长孕育新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新老问题、新老困难、新老挑战,多方瓶颈待破解,形势喜人且逼人。例如,产业发展方面,如何扭转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局面?如何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公共服务方面,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体系架构如何健全完善?食品卫生所涉及的“舌尖上的安全”如何从理顺产业利益链条、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层面得以全面保障?基本住房等80、90、00后关心或将面临的问题如何缓解?体制改革方面,新一轮财税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如何全面深化?……凡此种种,千头万绪。
为有效应对新常态、迎接新老挑战,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圆中国梦,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渐明确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顶层设计。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阶段性目标,为完成“第三步走”蓄势;全面深化改革是基本方略,旨在补短板、解瓶颈;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两大保障,旨在固国本、强党基。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拉开帷幕,万众瞩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在付诸审议。规划纲要将成为中央立足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治国方略、勾画未来五年我国发展蓝图的“总剧本”。在其中所涉及的众多经济社会发展议题中,关系我国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三条主线格外引人关注、值得期待。
第一,拉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伴随我国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进一步推进改革应秉承“拉长板”与“补短板”相互结合的逻辑,完善体制机制,理顺利益链条,推动协同发展。着眼现实国情,我国在长期经济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宏观调控、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开发性金融等方面比较优势和长板,同时四方面发展短板应予特别关注:一是结构失衡,表现为区域、城乡、产业、行业、群体间发展失衡,我国持续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正是在补区域发展的短板,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补城乡发展的短板,精准扶贫则是在补弱势群体发展这一短板;二是基础薄弱,从经济体的角度表现为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性农户等小微经济体(亦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体)运营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困扰;三是资源生态,当前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悄然取代资本技术约束,上升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瓶颈,如何在挖掘金山银山的同时保住绿水青山值得深思;四是民生及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基本保险、基本住房、基本教育等方面既关乎广大民众的民生福利、社会和谐安定,也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题中之义,必须在明确政府兜底底线的前提下致力构建财政资金的长效支持机制。综上,“拉长板”与“补短板”,共同构成了现阶段财政税收、收入分配、货币金融、国有企业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推进的逻辑起点。
第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夯实全面对外开放的主线。改革开放伊始,我国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为借力“他山之石”,只能靠本国具有价格、数量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自然资源对接国外资金、技术等要素禀赋,换言之,将国外FDI“引进来”并被动接受其“整编”。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长为当今全球第一经贸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在打造新型开放经济体的姿态上,逐渐由过去单纯“引进来”转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即在继续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等的同时,中资企业正携中国品牌、中国资本、中国技术,越来越多地主动“走出去”,整合国际资源、占领国际市场,从而变“全球品牌,中国制造”为“中国品牌,全球制造”。例如,在基础设施领域,我国已形成集建设施工、装备制造、投融资模式设计“三位一体”的“走出去”比较优势,这也是我国主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底气所在。此外,核电、高铁也是我国“走出去”的重点领域。伴随实体经济走出去,人民币“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逐步完成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的“三步走”演进历程,并有望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货币篮子。当前,中央“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提出及落实,将进一步助推我国“实体+金融走出去”的步伐,使我国以“合纵连横、进退有据”的大国自信,坦然迎接美国主导的TPP可能带来的外部挑战,以及推动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的形成。
第三,夯实全面转型升级的主线。“十三五”正处于三期叠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过去长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以“五高三低(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低效率、低效益、低附加值)”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立即着手转方式、调结构、推创新、提质效,摆脱“大而不强”的“平庸大国”形象,打造“又大又强”、在众多领域具有支持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能力的综合性一流强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将是我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三大主攻方向。其中,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也将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战场。制造业升级的重中之重是取得关键共性技术、核心元器件、基础原材料、高端软件等方面突破,当前应重点培育发展集成电路、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新材料等基础领域。“互联网+”着眼于以互联网技术改造升级农业、商贸物流等传统产业,其优势在于存量资源的布局整合及优化配置,根据《“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应进一步细分推进“互联网+”11大重点领域发展。(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