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长6.9%。这是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
GDP增速为6.9%说明什么?说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更加迫切,但不必悲观,更无须惊慌。
对经济增速略有下滑,政策层早已有所预见。日前,李克强总理表示:“只要保持比较充足的就业、百姓收入有所增长、环境不断改善,7%左右的GDP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7%左右的GDP增速是多少?按照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的说法,即不低于6.5%。
6.9%的增速与中国社科院相关预测相符,但好于国外若干机构的预测水平。日前,社科院将GDP增速从7%调至6.9%。近日,彭博社采访多名经济学家,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可能滑落至6.8%。这说明从上到下对经济增速放缓,略低于7%,有一定共识和心理准备。
GDP增速放缓,和国内正处于调结构的新老交替阶段紧密相关。这一点,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尤为明显。增速放缓主要受第一、二产业影响,而这又有主动为之、加快转型升级的因素。当前,消费成为GDP增长亮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表明国内经济转型步伐加快,调结构成效明显。
关键在于,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的不唯GDP,如今可说考验的时候到了。不唯GDP,不是不要GDP,而是更加注重GDP的含金量。这要求有定力面对因调结构而产生的GDP放缓,也要求在加快转型的过程中,始终把握经济发展重心和主线,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确保经济平稳增长,保障充分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
曾几何时,各地官员为追逐GDP增长,不惜牺牲环境,忽视经济发展均衡,偏好重污染工业以及房地产等对GDP贡献大、来钱快的产业。其结果是,在看似漂亮的GDP之下,掩藏着种种社会隐患,产业畸形发展,环境污染反噬经济发展成果,老百姓没能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现在让人担忧的是,由于GDP增速放缓,有些人坐不住了。如有的地方,已经放开对房价的调控。而从宏观层面看,今年以来批复的规模上千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已不少。稳增长需求固然迫切,但也要认识到,政府不是万能的,要更多地释放市场的力量,而不能重走政府投资刺激老路。没有这样的定力,谈何适应经济新常态?
所以,不必过于纠结GDP高一点、低一点,关键要看经济运行是否平稳健康,通往未来的路是否越走越宽。(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