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高校招生中的固化利益链

时间:2015-10-16 09:3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根据不久前若干机构联合发布的《2015年自主招生百强中学排行榜》,山东获加分人数最多,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连续两年排行榜列第一,西藏、新疆、海南、内蒙古等9个省份连续两年榜上无名,地域两极分化的不均衡趋势明显。由此人们不禁要发问:自主招生究竟是招学生,还是招学校?

  出现这种现象是多年的积累所成,一些强势大学与一些强势中学拉起手来,形成一个相对固化的利益链,短期内这些学校之间似乎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各自都得到了好处。而这样的结果,是强势的大学和中学之间形成相对于考生、家庭以及其他普通大中学校的相对权势,也就是形成教育领域的特权。

  想要进入那些强势高中,要么考出高分数,要么依据权力大小和钱的多少择校。于是从微观角度看,在一个区域内只有特殊的人才能进入这些特殊的中学,并由此通道进入所谓的重点大学;从宏观角度看,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强势的地区的强势中学,才能够进入强势大学的自主招生视野,这其实偏离了政府职责和财政经费使用的初衷。

  自主招生百强中学成为全国范围内整个教育生态的关键一环,它显示着在获取和享用教育资源上的不平等。高考录取省份过度集中、学校过度集中的趋势值得关注,它所是折射出基础教育的生态失衡问题更值得警惕。一枝独秀,一校独大不应是区域教育的常态,普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垮掉非教育之幸。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多所学校在平等条件下适度竞争的良性生态,才是办好这个区域内的教育的必备条件,要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在包括招生在内的各项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所有学校一碗水端平,就必须彻底取消在中考招生中强势高中先招,普通高中后招,依分数线高低分批录取的做法。

  同时,全国的高等学校招生也应该如此,要尽快消除招生分批次、资源配置论关系的弊政,高校的自主招生应该依据相对完整全面的专业评价,而非看学生的中学出身,考虑到不同条件下学生不同学业表现的等值性,把学生的学业表现放在他所处的学校条件和学习环境下加以评价,加大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的力度。

  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在各国都不程度地存在,而一些知名学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2004年2月29日,萨默斯(Summers)校长指出,由于国家的竞争力正受到挑战,而“实现教育卓越有赖于教育的多样性”,哈佛这样的大学不能将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拒之门外。从此年收入低于40000美元(后提高为5万)的家庭,不必为就读于哈佛的子女支付一分钱的学费。这一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是向贫困生传达信息:哈佛的大门是向他们敞开的。为此哈佛在一年中要多录取了22%的贫困生(约360余人)。

  而在中国当下,需要政府与学校合作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当然是政府和相关学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自身的责任所在,并自觉地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达成共识,而不是仅仅从部门利益、单位利益、小区域的利益出发寸步不让,更不能得寸进尺地为获取自身的优势而不顾大众诉求。

  政府还需要做的是,迅速纠正长期以来用政策和财政资金一味扶强的政策,为所有学生提供权利相等且符合其实际需要的义务教育以及高中教育机会;积极推进学业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让招生本身更专业,关注到学业条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内在关联,更能体现公平公正,引导生源均衡进入不同的高中学校,引导招生学校以更为本质的生源质量作为招生的依据。

  学校所需要做的是,抛弃片面的学生质量观,建立自己的专业化学生评价团队,善于在不同学校平等的环境中发展自己,而非仅仅习惯于在特权庇护下吃独食。这本身就是一种更加健康的学校发展模式,也是更好的教育。(储朝晖)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