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刚刚结束,北京市委、市政府就发表《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信中提到,为确保纪念大会的顺利举行,本市采取的一些临时管理措施,“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便”,并“对市民的理解支持表示感谢”。
在本次纪念活动的时间轴上,这已是市政府第二次向市民发表感谢信。再往前追溯,此前每次举办重大活动,北京市政府都会发表类似感谢信。这已然是一种习惯性动作。
此次北京承担了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的首都功能,对交通、安检、消防等外部保障标准提出极高要求。毋庸讳言,这些也确实给民众带来了不小影响。纪念活动结束后,政府第一时间向市民致谢,也是权力对待民众应有的谦抑态度。
某种程度上,北京市政府谦抑、平和的姿态,是确保此番纪念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举办大型活动,采取管制措施,如何让民众理解、配合,可能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摆出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对民意的调动、社会治理的效率也影响甚大。而陆续发致谢信,正是寻求民意理解的一种积极手段。
事实上,在纪念活动筹备与举办期间,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本质也是行政权力与民众权利关系的临时调适。对政府而言,对保障性措施做出明确安排与说明,尊重市民知情权,也是赢得市民对政府决策尊重维护的重要路径。纪念大会结束后,再发感谢信也是互动的“闭环”,在此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也更能以相互理解的态度,去共同保障公共决策的顺利实施。毋庸置疑,这也是首善之区应该有的公共治理心态。
肯于表示歉意和感激,其实也能体现社会治理中的自信与务实。政府越谦卑,民众才会越认同,这样也才能实现公共治理的高效运转。(王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