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俄罗斯于9日举行盛大庆典,红场大阅兵尤其引人注目。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仅在于目光所及的参阅队伍和规模,还在于红场内外挥之不去的国际政治。
对于红场大阅兵,似乎大家“都有话说”。
俄罗斯把卫国战争胜利日当做最重要的民族节日来看待和庆祝,通过红场阅兵向牺牲者和老兵致敬,激发民族的团结和自豪感。这也是一个传递重要政治信息的场合与平台。普京在红场讲话中意有所指地说:近几十年来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被越来越多地忽视,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和军事结盟思想破坏世界发展的安定。普京这么讲,美国恐怕会对号入座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缺席红场庆典,英国、法国等主要欧洲国家领导人也都“抵制”了俄罗斯的邀请。至于原因,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表态颇具代表性:美国虽然尊重“二战”期间俄罗斯对法西斯的战斗和做出的牺牲,但同时也不能不考虑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政策。美欧与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交恶,便用“脚”表达对俄不满。而在10年前,美国总统小布什及大多数欧洲领导人出席了红场庆典。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日本首相安倍也选择“婉拒”邀请,给出的理由是“工作忙”。这当然是托词。安倍一方面要同美国等盟友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尽量看齐,另一方面内心也会排斥这样的庆典,即使去了恐怕也会感到很别扭。“二战”德国和日本组成了邪恶轴心,“二战”结束后德国由于彻底同纳粹划清界限而实现了与被侵略国家的和解,但相比之下,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不散,安倍“忙”的一项“工作”就是改写日本侵略历史,规避“侵略”“殖民”“道歉”等关键词,在没有真诚、深刻反省历史的情况下就急着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
中国高调出席红场庆典,习近平主席受到俄罗斯最高礼遇,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与俄罗斯方队一起通过红场,接受检阅。事实上,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60周年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也都出席了莫斯科庆典。今年俄方也将出席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庆典。这体现了两国对“二战”立场基本一致,对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看法基本一致,对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度重视。
从国际政治角度放眼望去,红场庆典谁去、谁不去,这个问题很有讲究。“二战”期间形成的战斗友谊并没有使所有有关国家能够一直站在一起,很多在冷战期间还站在了对立面。70年后,红场庆典谁去、谁不去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折射出国际政治的复杂性。这也表明,人类真正实现和平、合作、共赢,还有漫长曲折的路要走。
红场大阅兵,大家可以“都有话说”,但最好都不偏离和平、合作、共赢的基调。(贾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