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无力感”背后的真问题

时间:2015-02-26 17:51   来源:光明网

  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在这篇笔记中,作者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家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渐渐疏远;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2月25日《南方都市报》)

  由一个苦读的博士得出“知识无力”的结论,确实让人伤心——既然知识无用,为何还要读到博士程度?更遗憾的是,这种感受是普遍的,从广泛共鸣中,可以看到:无论人们学历有多高,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已经产生动摇。似乎,原本给人以希望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诲和指引,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变得如同鸡肋一般:不求学没有出路;求学后发现还是没有出路。难道,知识真的失去了改变命运的能量?

  有人说,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在市场经济下,决定劳动力价格的是劳动力的价值。如果,所谓的知识并没有增加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读书也就不能提高一个人的附加值。又或者,所谓的人才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反而因为同质化而出现扎堆和过剩,这样的人才当然也无法得到市场亲睐。就像,很多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已经超过传统白领一样,当前者需求旺盛而后者需求不足时,前者的价值自然更高,也更容易在市场上得到承认。这就是市场冷静和理性的一面。所以,在这些人看来,知识无力感并不用大惊小怪。

  市场当然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竞争,在竞争中人们容易产生无力感,但这不该是知识无力感的起源。因为,竞争的另一面是活力——因为有充分竞争,人们更容易发现和找到自己的价值,更容易激发和积聚自身的力量。而知识无疑是增加一个人竞争力的有效构成,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基于激烈竞争的常识和自觉。一个人,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保证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发展所抛下。所以,市场经济的一个常态应该是,人们具有旺盛和强烈的求知欲。一旦,一个人在求知过程中懈怠下来,等待他的结果只能是被淘汰。

  可是,知识为何又会成为无用的东西呢?从外部来说,在于规则的失范。在求知者的预期中,人生的道路是确定的:学到有用的知识,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获得社会承认,实现个人价值。也就是说,知识有用的前提是社会规则尊重知识,人们习惯用知识的多少评价人。可事实是,社会规则有时是混乱的,至少与书本有着较大的距离,权力和金钱在社会运行中通常有着更多特权,这些特权践踏了规则,让知识的多与少变成一件无足轻重的事。同时,人们也不会按照一个人知识的多少评价人,而是按照那些更世俗的成功标签来判断人。结果,知识在社会运行中就显得捉襟见肘,人们不仅不觉得读书人值得尊重,反而觉得有些人读书读傻了。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书本规则与社会规则不接轨。

  从内部来说,在于知识的缄默。当规则失范时,人们可以从“是金子总会发光中”得到安慰。尽管,这种安慰的心理抚慰功能强过对实际际遇的改变;但是,人们总算可以找到度过逆境的信心。可问题是,有时所学的知识并没有让自己成为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或是知识陈旧,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或是不懂应用,学的再多也只是让其沉默在内心。虽然,这时我们可以把学习不能功利化,知识的作用在于化人作为一个掩饰的理由,但市场不会给缄默的知识打分,只有那些能够将知识传播出去,勇于进行实践的人,才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这不是一种功利思维,而是一种求实态度。知识不能只是文本符号,而应该是一种能在社会中体现的实际能力。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个无需争辩的常识。只是,常识有时也可能被扭曲被遮蔽。这就需要创造适合常识生存的环境,让常识回归常识:提供更公平的竞争,让知识的价值能够得到应有承认;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让知识的作用可以得到直接体现。如果看到了反常,任由其存在、蔓延,则知识的无力感将会加速秩序的崩溃与信念的坍塌。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