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7.4%,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至7.3%,创下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在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增速换挡期这三期叠加压力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基本面尚可。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短期来看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投资和消费。
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也很简单,所以市场专家们也没必要做过分的解读。一是三季度以来,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较大,结构调整超出预期,如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去年同期基数就比较高,今年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也属于正常现象,因绝对增加值并不算低,如消费和民间投资比重提升,贪腐和浪费性消费等水分得到挤出。三是房地产市场调整拖累投资增速,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对于其中的三点,我曾经多次对外界表示,三季度GDP增速放缓结构阵痛才是最大诱因。
从经济新常态的角度来看,目前经济发生的一些变化,实质上暗示着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如整个经济呈现出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居民收入名义上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速、经济发展的方式朝着集约型的发展方向转变等。
在这种大环境下,就企业经营者而言,一定要主动调结构和转方式,这样做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是中国的企业当下面临的实实在在问题,如果你想作中国未来企业家的领袖,那你就要很好的思考关于中国经济的问题,若你每天深陷日常经营俗务,那么企业是不会做大的,做大的也不会做强。
国家统计局本月也公布了九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2014年9月份CPI降至1.6%,创年内新低,同期的中国PPI同比也下降1.8%,连续第31个月负增长。CPI和PPI的深度双双回落,说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风险渐行渐近,暴露出来的实质是中国经济整体出现了深层次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
可以预见,在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徒增的背景下,央行就一定会采取全面降息或降准,但年底可能性很小,现在也不是降息降准的最好时机,我预测监管层最快也要到明年一季度将实施。
对于CPI,实际上我早就说过,我们不能够迷信中国的CPI指数,因为这个CPI指数是被刻意扭曲和修改过的数字,是用来忽悠老百姓的一个数据,整天拿这个说事儿都不能说是中国最好的经济学专家。CPI根本目前不是重点,总体而言它对物价影响非常有限,CPI仍处于安全区域内,今天政府完成全年CPI控制目标无任何悬念。
对于四季度、全年的经济走势,在我国战略调整机遇期,支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发展的客观条件较多,四季度和一段时期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较足。我预计今年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会暂时缓解、甚至回暖,全年GDP增速在7.5%。
依据来自中国经济三个方面的内生动力:
第一,新一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兼顾眼下和长远的政策措施,一年来的简政放权,极大地鼓舞了内外资企业到投资的信心。本届政府并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改革创新给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活力,这种效应在一段时期内会得到继续发挥。
第二,如火如荼中的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还在激烈进行中,新四化正在给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会继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中国目前以房地产作为支撑的经济,仍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稳定繁荣五、十年没有问题,但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一定得靠西部、“传统经济”。
第三,消费作为GDP增长的主导因素、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2014上半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4.4%,假日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国民经济刺激性作用显著,政府只需要引导“假日经济”由量向质发展即可。目前,我们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攻坚阶段,政府正在可以通过发展一些享受型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三季度GDP创5年半新低、房地产市场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制造业增速放缓等诸多因素,短期内对经济增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仍存在一系列积极现象。随着城镇化等“四化”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四季度、全年经济增长仍能维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中长期趋于新常态。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经济”的体量还是比较大的,“新经济”动力代表新的新经济成分虽然在野蛮增长,增速较快但体量无疑较小,还无法与“传统经济”相提并论,中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转折点,一味地强调“新经济”增长速度是有违市场规律的。 (作者系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经济学家宋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