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克强总理访问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部,分享中国减贫和农业发展经验,又逢世界粮食日之前,因而备受关注。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保证稳定、足够的粮食供给始终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自从20世纪70年代布朗提出“谁能养活中国”以来,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政府和舆论关注的焦点。毕竟,中国是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保证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有充足的食物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和城市化的加快,对于粮食的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因而粮食安全的意义就不仅在于保证我国人民的物质营养需求,也对世界安定和平的重要贡献。改革开始以来,我国政府的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甚至可以说是奇迹。“用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
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对于粮食安全的挑战依然很多。2013年我国进口谷物超过了1200万吨,还有6338万吨的大豆,畜产品的进口也加快增长。今年粮食进口的压力仍然很大,由于美国玉米的大丰收,目前国际玉米价格只有国内价格的一半并且仍有下行空间,很有希望击穿65%的配额外关税。由于近年来农业劳动、土地成本快速上升,加之农产品收购价的稳步提高,国内农产品价格一直在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使得农产品进口压力加大。可以预见今年农产品进口会进一步增加,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已经不到90%,远低于我国政府95%的目标。未来居民收入还将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也将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必然快速增加,对于粮食安全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此背景下,很多学者和媒体都呼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粮食自给率。粮食自给自足,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国政府的主要政策之一。无容置疑,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粮食自给率。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要达到95%以上的自给率才是粮食安全。现在问题就是,保持多高的粮食自给率是合适的?90%,95%还是必须100%?毕竟高的粮食自给率也是要付出很高成本的。
首先,我国的现有耕地不到18亿亩,未来还将进一步降低,但是我国人口还在增长,收入的提高和城市化对于粮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进口粮食,或者减少粮食进口,必然会面临非常高的粮价。高的粮价一方面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成本负担,特别是弱势群体,将不得不面对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的困境。
其次,我国农产生产的资源太过缺乏,人均耕地不足2亩,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约束使得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成本非常高,即使如此农业生产的资源压力已经很大,并且已经显现出很多环境生态问题,像草场退化、浅层地下水污染等等。如果追求过高的自给率,会给现在本已经紧张的农业资源雪上加霜。可以想象,仅仅6338万吨的大豆生产如果都在国内进行,可能需要4亿亩耕地,现在又从哪里获得这么多土地?唯一的出路就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更加密集地种植,那么水域、土地又如何持续?
第三,目前我国对于肉类的进口限制还比较多,限制肉类进口的结果是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作为饲料,进口饲料替代进口肉类最大的麻烦还是把畜牧业的污染留在国内。现代畜牧业由于养殖密度大,所产生的粪便、废气对于环境的破坏特别大,尤其是污染地下水和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如果能适量进口肉类,不仅可以减少大豆、玉米的进口,更主要是把污染留在国外,减少对于国内环境的压力。
实际上,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只要价格足够高,就是可以实现供需平衡;要实现粮食自给,只要足够高的粮价就可以了。比如,沙特阿拉伯依靠使用高成本的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在90年代实现了粮食自给,但是由于成本过高无法维持,终于在2013年宣布国内不再生产粮食,完全依靠进口。即使是富裕如沙特这样的国家,也无法承受高的粮价。
由此可见,在追求粮食安全的同时,不能片面追求过高的粮食自给率。更加理性的是,权衡粮食安全的成本和收益,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利用好国外的优质资源。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粮食需求日益增大,但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却越来越严重,要想破解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一定要考虑实现粮食安全的成本。
说到底,问题还是在于中国农业未来发展将会采用什么模式?现在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欧洲通过共同农业政策给农户直接补贴,维持食品低价格的同时实现了食物的生产的自给自足。但是这种直接补贴的负担是巨大的,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欧洲也难以支持,中国能否承受这种巨额补贴的负担呢?另一条路,是日本、台湾走过的路,保护重点产品,如大米,其他产品则对外开放。通过重点产品保证了粮食安全,其他产品的进口降低了实现粮食安全的成本。中国未来是会走上面哪一条路?或者是另辟蹊径,走一条自己的路?
由此可见,未来中国必然要继续保证粮食安全,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农业政策。但是必须要探索出适合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模式,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粮食安全,而不是片面追求高的自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