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10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10月8日新华社报道)
历时一年余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其所晒出的成绩单着实令人拍手称赞:取消、下放13.7万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4万多辆,压缩“三公”经费530.2亿元,10万余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约5.2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本次活动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成果。
从严从实查摆问题,动真碰硬开展批评,活动中暴露出不少沉疴旧疾,都切实予以纠正;从中央领导同志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到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员干部的普遍学习,再到群众在生活中的切身体会,这次活动在全党、全国上下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改变。
然而,一“推”之力毕竟有限,既是活动则必然有始有终。“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一年多的时间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次活动更不足以完全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在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人们最初的担忧又要被提出:如何才能确保长期刹住“四风”不反弹,管住权力不放手?问题的答案,还是要靠制度建设。
正如有关评论所说,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觉悟不能代替制度,反“四风”反到深处是改革。各项制度规定与全面深化改革互促并进,推进治理理念、能力和手段的革命,才能从整体上、长远上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好的作风起于思想纠偏,却延续于规范权力运行的良好制度。要实现这种制度上的突破,深化改革是不可回避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上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节奏快,步伐稳,这是对改革的总体要求,二者相统一,不可偏废。
与思想意识上的教育学习相比,制度建设需要普适的规范、长远的计划、缜密的设计、全面的考量,所需的时间更长,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涉及的利益博弈也更复杂。因此,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强调“稳”,强调不能冒进,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也绝不能像一些媒体舆论所说的那样,以现实复杂为借口,无限制地夸大改革的难度。这些貌似理性的声音,实际上是在过度放大改革中的阻碍因素,进而牵制改革的进行。任何一项改革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戳中某些问题的要害;要改变权利和利益的分配格局,必然会遭到一些群体的反对。如果改革因这些因素而止步不前,则任何改革都将无法进行下去,人民的期待如何才能得到满足?社会治理将如何进步?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以“伟大的稳定器”为题聚焦“邓小平的遗产”,可见改革非但不应因骨头太硬、险滩太多而止步不前,相反,应该如骑自行车一样,有一定的速度才能骑得稳,止步不前反而有摔倒的风险。
作风建设要有长效机制,最根本还是要靠改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不乏果敢的改革尝试,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搞阶级斗争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些曾经看上去更复杂、风险更大的改革,最终也都稳妥地推进了下来,不仅完成了制度的变革,而且切实让公众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可见,能够推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需求的变革是受欢迎的;设计得当,有序推进,改革是能够平稳进行、战胜阻力的;而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队伍接受了洗礼,信念更加坚定,与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接近尾声之际,在喜悦于喜人的反“四风”成果之时,思考如何以制度改革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如何迎接下一步的挑战,才刚刚起步。(冯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