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腹有诗书成为一种民族气质

时间:2014-09-17 13:33   来源:新华网

  2014年的春晚,一曲《卷珠帘》大红。歌词虽然简单,却颇有清婉明丽的古风气质,在歌手的浅吟低唱里,古汉语之美让我们竞相折腰。仔细思量,上一次完整的读一首古诗词,是什么时候?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记忆的搜索引擎甚至会定格到高三——那个被戏称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识高峰时期。

  “离离原上草”、“春眠不觉晓”等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启蒙的诗句,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稚拙的字迹、朗朗的吟诵声连同书墨飘香构成了共同的民族记忆,对于古诗词,那种文化上的亲近感已经被刻在骨子里。

  所以开学伊始,部分地方学校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新闻引起了公众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直言,“‘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因为被去掉的不仅仅是几首古诗,还有共同的民族记忆。

  在当前的语境下,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在于古诗词的学与不学、多学还是少学,更攸关民族气质的培养。而这,不是多增加几首古诗词就能自然达到的。

  牙牙学语的稚子,鹦鹉学舌似的背诵几首唐诗,被家长诱哄着在客人面前表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此种画面里,丝毫不见古诗词之美,原本意蕴悠长的古诗词变得一脸世俗模样。大多数家庭的古诗词教育止步于此,之后,就完全交给了学校,而应试的繁重枷锁又把古诗词固化成试卷上的上下句填空,最终就出现了目前的尴尬现状,减负只能减掉古诗词。

  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让腹有诗书成为一种民族气质,更需要形成一种全社会研读古诗文经典的氛围。把稚子背诵古诗的画面继续延展,开出一副父子母女窗前读诵国学经典的画面,恢复古诗词原本轻容隽逸的气质。

  孩子诵读经典,是民族记忆的传承;而我们拿起书本,多阅读、多思考,体味古诗词韵律之美,不仅能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更会让当前的社会少一分粗俗,多一份雅致;诗词之外,古人的人生智慧、审美观和思辨才能,也能锻炼我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增加人生的厚度,拓展生命的高度。(陈净)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