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通过某个大事件知道一个新地名,比如云南鲁甸。在“8·3”地震之前,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在云南东北部山区有这样一个小县城。截至8月7日傍晚,地震已造成近615人遇难。随着救援“黄金72小时”过去,遇难者人数将逐步定格,救援工作重心也将从搜寻幸存者转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随着救援工作重心的转移,舆论的关注度必然渐趋常态。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决不只是体现在从废墟中抢救幸存者,而应贯穿于灾后重建的全程。如何安置好灾区逾百万受灾群众,让他们遭此劫难之后回归正常生活,灾后重建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这场艰巨的持久战,需要全国各界继续关注,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
灾区重建家园,党和政府当然是依靠,灾区人民当然是主体。但灾后重建,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与襄助,在鲁甸这种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生态脆弱的地方,更是如此。
我们有必要重复几个关于鲁甸的数字:一个是4300元——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人均年收入仅为4300元(中国城镇居民去年人均年收入是27000元),这次地震还将让很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倒退数年;另一个是44次——自有地震记录以来,震区200公里范围内曾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44次,仅2003年的两次5级地震就曾造成全县三分之二的农房倒塌。
在新华社记者从前线发回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龙泉村村民冯忠禄家的土坯房在地震中倒塌,女儿不幸遇难,家里养的6头猪有4头被砸死,另外两头不知去向——这意味着,他的两个即将上大学的儿子的学费没了着落。在鲁甸,这里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贫穷,这也正是一些灾民逃难时舍不得放弃一些猪、鸡和日常用品的原因,那些外人看来不值钱的东西,可能是这些贫穷者的全部财产。
据新华社报道,虽然当地政府一直在推广抗震房,但抗震房十几、二十万元的造价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此次地震,鲁甸县城建筑几乎未受影响,但农村地区成片房屋倒塌。因而,灾后重建的当务之急,是帮助鲁甸农民住上抗震能力更好的新房。这次地震,应该成为改写鲁甸命运的转折点。灾后重建中,各级政府的责任自不必说,社会各界及舆论,也还须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送上力所能及的帮助,直到灾区人民住上更牢固的新房,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在支援鲁甸重建家园上,其一,可借鉴汶川、玉树灾后重建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的“对口援建”模式,由云南省内较富庶的城市或其他有意向支援鲁甸的城市,以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鲁甸人重建家园。在这个过程中,有关方面可以帮鲁甸更好地设计和规划,让一些鲁甸人在灾害风险更小、交通更便捷的地方重建新家。
其二,在“输血”的同时,更关键的是提升鲁甸的“造血”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改变鲁甸人命运。鲁甸虽穷,但也不乏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农林资源等,尤其是花椒等特色产品,也都有转化为“造血因子”的潜质。一些爱心企业如果能帮当地改善交通、投资设厂、办学,必将让鲁甸人的生活状况有制度性的好转。
有人说,如果不是发生地震,还真不知道中国竟然还有如此贫穷落后的地方。事实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既有光鲜靓丽的大城市,也有像鲁甸这样落后得让人吃惊的贫困地区。在近几年地质灾害多发的那些地区,普遍都面临外人意想不到的困境和窘境。一枝独秀不是春,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财政投入,还是地方层面的资源配置,都应该给这些地区更多关注、倾斜。(易艳刚)